第80章 变异 (第2/3页)
显然也和王磊注意到了同样的地方。他们俩个都皱起了眉头。
术前他们可都是仔细看过ct的,竟然漏诊了!
不管这个骨桥对患者有没有影响,漏诊对一个外科医生来说虽然是难以避免,但到底有一种挫败感。
尤其是在谢克明显是已经诊断出来的情况下。
朱明终于明白,谢克为什么坚持要用钢丝固定,而不用现在时下流行的螺钉了。
道理很简单,由于后桥的存在,置钉的角度和位置都变得十分艰难。
首先,如果不是谢克的刻意提醒,他们自己做手术的话,很容易贸然将螺钉置于其上。
因为这个后桥乍看之下,很容易被误认成宽大的椎板,而椎板是最适合置钉的地方。因为椎板在对抗拉力方面强于小关节,而且能够提供更加安全的稳定性,因此,一般会首选椎板固定。
但是如果真的那样做,那可就是个大灾难了。这样置钉无疑会有极大概率的可能性伤害到椎动脉。
仔细想想,钟梁全的这个后桥因为两侧的不对称,所以被朱明和王磊很快发现了。若是,它的两侧都是闭合的呢?那就太容易误认为椎板了,尤其是在医师根本没有考虑这种病变的情况下。
而这还不算完,谢克手拿明胶海绵卷成的细棒,在c1和c2之间的右侧划了一个弧线,吸引了朱明和王磊的注意力。
看明白之后,朱明和王磊都无言以对。
天啦!这个钟梁全是怎么长得哇,寰椎有后桥不算,椎动脉竟然还走得如此凌乱*,就像是织毛线的时候漏穿了一个线孔,然后又被拉出来一样不整齐。
后桥的发生率倒不算低,可是椎动脉行走变异那可是不算太多见了。
椎动脉变异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椎动脉离开枢椎横突孔后在寰弓下方走行,不经过寰椎横突孔直接进入椎管。
第二种,椎动脉在寰椎水平形成一个窗,一侧走行正常,而另一侧从寰弓下方直接进入椎管并在其上方与另一侧相汇合。
第三种,椎动脉走行正常,但小脑后下动脉起源于寰枢椎之间的椎动脉,且从寰椎的尾侧进入椎管。
钟梁全的这种属于第二种,发生率一般认为不到百分之一。
椎动脉变异这一点,倒是普通ct看不出来,朱明和王磊也没怀疑什么,只以为是临时的发现。
但谢克心里却清楚,他是早就知道了的。
谢克在虚化自己的手指切入别人*的时候,虽然不会被发现,也不会造成伤害,但是却能够感觉出来所到之处是什么组织。比如脂肪、肌肉、筋膜、血管、骨骼,甚至异物等。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科学,但是经过几次试验,他发现这的的确确是真的。
所以在他偷偷地用这个方法检查钟梁全的颈椎周围结构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发现,只不过这事没法这样说出来。
倒也不是没有检查能够检查出来这种情况,比如3d-ct血管造影就能很清晰地看出来这些变异。但是一个这种3d-ct很先进也很贵,一般人不愿意花这个钱,另一个市一医院也暂时没有,要做就得去解放大学附一院。
谢克倒是跟钟梁全提过一句,不过钟梁全在看过价格之后支支吾吾地,还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