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一)  浮生小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七章 接回世子八娘后怕痛打皇孙平安饶舌(一) (第1/3页)

    ,!

    终于,旭儿被送了回来,抱着他进来的桃花早急出了满头的汗,“小郎君的脾气也太大了,怎么也不肯吃我的『奶』,再换了一个人也不行,硬是饿了一顿睡着了。[更多好看的小说就上比^^奇^^中^^文^^网]”

    卢八娘急切将儿子接到怀里,着实心疼,见他眼睛果然哭得有点肿,现在倒是沉睡着,便舍不得放下来。大约儿子也能感到熟悉的味道,很快就醒了,哭了两声就急切地吃起了『奶』,已经冒出来的小门牙咬得卢八娘不止心疼了,身上也疼得紧。可她宁愿自己疼,也舍不得断儿子。

    吃过『奶』,卢八娘又亲自给他换了『尿』布,这还是她第一次换『尿』布,平时都是嫌脏由宁姑姑几个换好了,再将收拾干净的小儿交给她。可今天,心里倒底有了不同,如果皇上多几分狠劲儿,自己就再也见不到儿子了。

    卢八娘抱着儿子越想越后怕,以往大风大浪地不知闯过多少,从没后怕过,可今天明明顺利非常,但只想到若是一着不慎,儿子就成了孤儿,虽然桃花等人会忠心不贰,但想到旭儿从此就没了最关心的爹娘,她的心还是要碎了。

    纵然做了不少的准备,临时的营帐依然简陋,卢八娘并不放在心上,她带着儿子在一起玩笑,感觉比什么时候都开心。

    这一夜司马十七郎没有过来,卢八娘听人说,他差不多一直在接待禁卫军他原来手下的军官兵勇,有些人不敢在白天过来,只能趁夜前来拜见。而司马十七郎哪怕只是普通官兵,也热情招待他们,鼓动他们带着家眷子弟前来投奔。

    从汉末以来,几乎持续了上百年的动『乱』,全国人口十不存一,有的地方甚至荒野万里,渺无人烟。现在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尤其是司马十七郎要北上,能多带一些人总是好的。

    卢八娘待儿子睡后也忙碌起来,老皇帝死后,她就已经将大部分的生意停了下来,并储备了一些钱粮,招募了些护卫,现在是将这些人调过来的时候了,还有在吴郡的丁桂、益州的吴琏等人也不必再留在原处了。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起,才能在淮北下一片天地来。

    北伐大计,想来在京城也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司马十七郎临时建立的营地车水马龙。朱御史亲自带了全族人及部曲加入了刚刚命名的淮北军,此外靳家、荆家也都派了人加入,送财务劳军的人也不少。

    这时就看出司马十七郎的威望和人缘了,京城里更有许多的人三五成群,带着成车的物资,又自备了仆役酒席来为他送别,目前他们的驻地简直成了十里长亭。司马十七郎只是每处说上几句话,喝上一杯酒就忙得不得了。

    来送卢八娘的人倒也有,只是要少得多。如今卢家人都在坞堡里守孝,应该还不知道这消息。只有鲁王妃、陆家的姑姑、卢七娘和几个常来往的贵『妇』令人送些锦帛,至于宁太后、卢九娘等人根本没有任何的表示,好看的小说:。

    卢八娘也并不放在心上,她平素很少以真心待人,收不到真心亦是应该。奇怪的是女眷中送来资财物最多的却是湖阳郡主,除了些日常用品,还有十袋丝绵。卢八娘接她进来,见她坐下来『摸』了『摸』旭儿的小脸说:“我过去在江州时,那里丝业极兴旺,产得好丝绵,便带回来一些。你们此去北地,天气比京城要寒冷得多,给侄儿做几件绵袍用吧。”

    这个时代没有棉花,所以还没有“棉”字,故称绵袍,因冬季的衣物里面是以丝绵充絮。丝绵是用织丝绸剩下蚕茧表面的浮丝做原料精炼所得,上好的叫丝绵,差些的叫丝絮,其实就是前世蚕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