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舍安稳卢八娘渡河选营寨十七郎驻军(二) (第2/3页)
一家道观借宿,见道观大门洞开,一路问去无人应答,直到殿前却从里面冲出几只老虎,他们猝不及防,死伤了好几个人。后来才发现那个小镇早已经空无一人了。
这样的故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奇谈,淮北这边的人都能讲出几个类似的,听说再向北,情况更惨,胡人不仅杀人,而且还吃人,把汉人叫做两脚羊,各种役使之余,在无粮时就直接宰杀吃掉。*天灾,天灾*,二者相互作用,总之淮河以北,生灵涂炭,千里无鸡鸣的景象并不少见。
桃花爹带着勇猛的猎手们将军营附近件的猛兽都消灭了,又收获了大量的猎物。至于捕鱼队,不只从军中挑了些水『性』好的军士,卢八娘还特别让她任命的队长在江边招了些渔民加入,人多力量大,多条渔船共同拉起大网,每一网里面的鱼就成千上万。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自然环境实在是太好了,各种野生动植物都非常丰富,猎捕鱼的收获远超于想象。卢八娘命人将猎物加入到每日的伙食中,剩下的用盐腌制,做成各种肉干、咸鱼储存起来,只可惜手中的盐太少,要知道这时候的盐可是极贵重的物品。
卢八娘觉得自己一直非常节约用盐,但别人都认为她实在太浪费了,只是不敢反驳而已。其实卢八娘一直在等着丁桂的到来,所以在买盐上花的钱是最少的,她还让人用自己首饰抵押在淮阴城最大的盐商那里赊了上万斤盐,约定过春节前还双倍的盐。盐商本不相信,但顾及淮北王的势力,又有抵押品只得姑且听命了。
与猎捕鱼一样袖袖火火的是采摘队,山里有核桃、橡子、袖枣、榧子、野桃、山杏,还有各种菌类、木耳,进山的人每天都要背出一大筐,每一样都是食物物资。老弱人员还可以在最外围草为军马准备鉰料。
『妇』人们被组织起来缝制军衣,他们从京城出发时还是秋日,现在已经进入初冬了,在天气寒冷前,所有军士都至少要发下一件厚袍,白日穿在身上,晚上盖着睡觉。
卢八娘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她设立的超额完成奖项,激发了所有人的热情,不论是制冬衣的『妇』人,还是猎的男人,抑或采果实的老人小孩们,个个干劲十足,每天都有不少的东西送入营盘,卢八娘手下的几个负责验收管理的管事们也都个个忙碌不已,收下东西,计算数额,最后汇总成帐目报上去,王妃根据情况还会做些调整。
过了些日子,司马十七郎注意到了王妃这边的成效,他专门来看了卢八娘的奖勤罚懒措施,马上让各部分的人学习并贯彻下去,努力加快各处施工的速度。冬天很快就会到了,在此之前总要建成一座有充分防御功能的营盘,还有足够而且保暖的房子。
卢八娘在淮北军的地位越发的重要了,从帮忙收粮起,到粮食的发放,到所有的物资的管理,现在她成了名符其实的后勤大总管,这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司马十七郎手下,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她这样高超的管理调配物资的能力,回想当年,她前世最高峰时所掌握的经济实力远远超出眼下的,。
卢八娘的权力之大,地位之重要,已经使做为主帅的司马十七郎必要时会正式地将卢八娘请到前营会面,与将领们在一起,共同商谈淮北军中大事。
眼下这种齐心合力开创事业的阶段并没有人说些什么牝鸡司晨之类的反对意见,世家的主『妇』也要管着大量的家事,现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