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反击 (第2/3页)
年河东十年河西,说得就是他们现在的情况。
“就怕那一位不愿意。”赵少谦半天惆怅地说。
“那边怎么说?”赵瑾蒲问。
“上一次传言伤了根本,已经被送到了庵中去修身养性去了。”赵少谦回答。
“可曾到王府那边去问过?”赵瑾蒲又追问。
“王爷不喜我们的作为,所以很少过去。”赵少谦回答。
“要不联系一下试试?”
“不妥,坐等比较好。”赵少谦回答。
这个儿子向来是有主意的,赵瑾蒲想了想,觉得还是按照自己儿子说得去做比较好。
“老爷、夫人,姑姑姑爷上门来了。”下人过来禀报。
叶云音听了脸色一冷,好啊,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正要找他们算账,他们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她倒是要好好看看,柳永溪那兔子怎么解释欺负了自己闺女的事情。
“让他们进来。”赵瑾蒲也将怒气转到了他们的身上。
“赵兄。”柳一鸣一进门就客气地打招呼。
“嫂子。”赵文文亲热地坐到了叶云音身边。
“永溪见过舅舅舅母。”柳永溪规矩地打了招呼。
“哼,这一声舅母,我可不敢当。”叶云音冷笑着开口。
柳永溪和柳一鸣一愣。
赵文文却觉得有些心虚。
“这是怎么呢?嫂子?对了,欣婉过来给姑姑看看,半年时间没见,姑姑都快想死你了。”要说赵文文是真心喜欢叶欣婉这个侄女。
可是此刻赵家正在气头上,自然不会有人给她好脸色看。
不过叶欣婉可不想将两家的关系弄得太僵了,她强打起精神回了赵文文的话,“姑姑,我在京城里也早就惦记着你了。”
“你惦记人家干什么?人家可是有儿子的小妾记挂着了。”叶云音不阴不阳地说了几句。
柳永溪一家顿时知道赵家为什么给他们脸色看了。
“这事其中有误会。”赵文文厚着脸皮想解释。
“我只想问一句,这一门亲事你们还想不想结?”叶云音不高兴地问。
“嫂子这话怎么说,我可是早就将欣婉当作儿媳妇看待的。”赵文文急忙表态。
“那好,竟然你们柳家想认这门亲事,那么你们回去就将家里的贱人肚子里的肉去掉。”叶云音可不是好惹的。
赵文兰一下子愣住了。
在来时她已经被柳一鸣和柳永溪说服了,虽然她对王花花还是一肚子怨气,可儿子说的对。不管怎么说,那女人肚子里怀着的是他们柳家的第二代孙子。
她不能接受叶云音的提议。
“大嫂,孩子马上就要临盆了。那也是一条活生生的小生命,我实在下不了手去。”
叶云音冷笑着看着她。
下不了手当初就不应该去做,凭什么她的儿子花心,却要让自己的女儿跟着受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嫂能不能看在一条小生命的份上换一个条件。”柳一鸣也低声下气地说,要不是柳家处于关键时刻,他才不会坐在这儿受赵家的气了。“都是你这逆子,看来打得你还是轻的了,你自己做下的孽债,你自己去说。”
说完,柳一鸣忽然爆发了怒火,对着一旁站着的柳永溪就是狠狠地一脚。
柳永溪猛不丁被他踹了一脚,噗通一声跪下了。
虽然冬季穿的多,可是膝盖直击青砖的地面,还是让他痛得倒吸了一口气。
“舅舅舅母,是我的不对。可当初我也是为了我们两家人才做下的糊涂事。孩子已经足月,我是真下不了手。”说完,他重重地给上座的人磕头三个。
“欣婉,我对你的心,你难道不明白了。她只是一个妾,生下的孩子也是庶出的,难道还能越过你将来的孩子前面去?”
叶欣婉心里冷笑,不过箭在弦上容不得她迟疑,为了赵家,就是演戏,她也得演下去。
“爹、娘,只要他心里有我,那个妾算的了什么?”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心在滴血。
“你呀,就是心太软了。”叶云音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说。
“娘、爹。”叶欣婉也跪下了。
“大哥大嫂,以后要是这畜生对欣婉不好,我第一个不会放过他。”赵文文当即表态。
“罢了,你起来吧。”不心疼柳永溪,叶云音还舍不得自己女儿了。
“我警告你,要是以后对妹妹不好,小心我揍你。”赵少敛阴沉着脸说。
“好好,你们看着,我当然不会对欣婉不好。我们可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和别人的感情自然不同。”柳永溪嘴巴像抹了蜜一样甜。
这话还像个人话,赵家人的火气似乎都消了。
“今日过来除去道歉以后,还想问少谦一些事情。”柳一鸣直奔主题。
“什么事?”赵少谦皱着眉问。
“你可曾和叶家那两个人联系呢?”柳一鸣问。
“最近联系不上。为了不暴露他们,他们很少出府。”赵少谦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王云娘和王二宝已经被秦羽陌给抓起来了。
“叶惊鸿派人将柳家所有铺子里的锦线和丝线全买下了。”柳永溪终于得以坐下来,他一张口说出的话,却让所有赵家人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怎么回事?”赵少谦第一个坐不住了。“如果让叶惊鸿断了货源,春季我们还能反手和她争一把。现在这样,无疑是给她雪中送炭,我们要拿什么和她斗?”
“那么大数量的丝线和锦线出去,你们就没有警觉?”赵瑾蒲更是气的半死,你说柳家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她让人分开买,各房的掌柜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了年终会账的时候才看出来。”柳一鸣苦笑着回答。家业大了,他哪里能照顾过来。
“只能压住货源,还有再催促一下那两个线人,看他们能不能拿到叶家编织、印染的方法。”赵少谦阴沉着脸说话。
叶惊鸿现在的靠山太大,他们根本就不敢动手。
除非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他们才会拼个你死我活。目前的情况下,他们真的不敢轻举妄动,赌上两家人几百口人的性命。
只能这样了!柳家人全都失望了。
年二十六,雪终于化了。
秦羽陌负责的京城附近的百姓救灾工作最实在,最起码没有听到有死亡的数字。就是街上的乞丐都没有冻死一个。
可以说养生堂起到了最大限度的作用。
“青州、云州受灾最为严重,众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办法?”皇上在上面俯视着众位文武百官。
“臣认为要尽快对两个州发放救济的粮食。”
“督促百姓尽快修葺房屋。”
……
说得倒是好听,皇上坐在上位有些心塞地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在扯皮。
冬季里,铺天盖地的积雪,让百姓怎么去修葺房屋?
还有道路不通,又要怎么将粮食运输过去?
“文丞相,你倒是说说,要怎么样将粮食运输过去?”皇上开口问,“还有萧侍郎,你也说说,冰天雪地要怎么样督促百姓修葺房屋。只怕还没有等修出来,人也就冻死得差不多了。”
“臣考虑不周,请皇上恕罪。”被点名的两个人连忙低头告罪。
皇上冷哼一声,“站着说话不腰痛,你们一个个锦衣玉食的,哪里知道百姓的苦?你们就是这样为朕分忧的?”
听到皇上生气,所有人立刻跪下三呼万岁。
皇上看着一干无用的人,气的心口都在痛。
“太子,你说要怎么办?”皇上忽然点着太子问。
太子心里一惊,他负责的是云州的救灾工作,可是他面对灾情也是无计可施。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比如说,他也让云州的府衙开了粮仓救济受灾的百姓。
不过受灾的人数太多,那点儿救济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用的。
还有受伤的人也没有地方安置,他这个做太子的也没有办法。
“儿臣知罪。不过,儿臣听说六弟治雪灾方法很好,竟然没有一个百姓伤亡的。儿臣愿意向六弟学习。”太子恭敬地回答,眼睛还崇拜地看了一眼秦羽陌。
很多大臣们听了,都觉得太子作为储君,这种虚怀若谷的态度还是值得称赞的。
“定王,你说说是怎么回事?”皇上其实早就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