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节 逃出生天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十八节 逃出生天 (第3/3页)

    李维一站在城门楼上,一身青色的七品鸂鸂补子官服,腰上悬着一把剑,那是不知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家传之物。加上其人生的是相貌堂堂,身高七尺五寸甚是高大,就这样的驻剑立在城楼之上,顿时有一股豪情霸气压向城下的蒙古人。

    “头领,那人就是延庆知县李维一了。”说话之人就是在攻打镇北堡战斗中立下大功的阎二柱了,自从那一战之后,他也越发的水涨船高了起来。

    “果然是一表人才啊可惜,即使是拿着把剑依然是个白面书生。”迷失把里暗恨此人竟然长得比自己帅气,拼命的诋毁。

    阎二柱哪里知道他的心思,还是自顾自的说道:“听说自从李维一当上这延庆县令后,也是花了心思读了些许的兵书,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迷失把里最恨人家说他没有读过书,也是看不起那些读书出身的南人,听了阎二柱的话登时就有些不高兴了,嘴里不由得冷冷的哼了一声,说道:“看我今天不拿下此獠,也要瞧瞧他的本事。”

    就在他们说话的当口,在北城门附近的战斗已经是白热化了。那些被满城金银充斥大脑的蒙古人,不要命的朝着城墙攀爬而去,虽然蒙古人也是带了几十部的长梯而来,但是对于高近五丈的城墙,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梯子的长度刚刚好离着城垛还有近一米左右的样子,对于常年长在马背上的他们来说,要想翻越过去却不是什么太大的难度的。不过更多的蒙古人是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甩动的麻绳套住城垛不停的向上攀爬。

    延庆的守军都是些临时召集而来的,时间上的匆忙倒是没有多准备些守城必备的东西,城墙上缺少石头和檑木,也没有火油。对于弓手也是极其的缺乏的,那是一门颇有技术的兵种,现在城墙上的大多是一些手持红缨枪和长矛大刀的人。还有众多的拿着农用叉子的人,只见他们用叉子抵住长梯,然后几人合力猛的一推就把梯子推dao在地了,连着上面的蒙古人一起从五丈高的梯子上摔下地面,已经是口吐鲜血、筋骨俱断了,有的人有着一丝的气息尚在,但是大部分的都是当场毙命。那些沿着绳索而上的,也是被守城的壮丁们用刀砍断绳索,下场跟长梯上的人相差无几。双方的第一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由于都是仓促而上,蒙古人也是没有用骑射来压制,守军用地形上的优势守住了城防。

    第一次的进攻,只用了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蒙古人伤亡七十余人,守军除了几个用力过猛闪着腰的之外是无一损失。

    迷失把里没有被愤怒冲昏了理智,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贪财心切,稀里糊涂的就攻打坚固的延庆城来,以为会像砍瓜切菜般的容易吗迷失把里对这些来自各个不同部落的士兵们甚是不满起来。

    清晨,进攻受挫的蒙古人,开始安营扎寨,砍伐树木制作简易的云梯和撞车。守军也是从兵器库中搬来了滚石檑木,也架起了大锅熬制热油,墙角堆着一罐罐的火油。双方都是摩拳擦掌的准备着一场更大的战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延庆城中的秩序已经平静了下来,没有了当初的恐慌和烦躁。县丞张望果然是一个能吏,短短的时间内就把城中的百姓组织了起来,给城墙上的守军做饭、运送器械,到处的收集守城用的滚石,还把一些大家族中的厚重门板也给拆了下来运到城墙上。这是马贲的提议,在镇北堡的战斗中此方法可是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在延庆这个没有铁炮火枪,弓矢箭弩的地方,防卫的工作一定要做好的。

    城墙上的守军忙碌着分成两班,一半人马吃饭休息,一半人马开始构建防御工事。用些门板一头搭在城垛上伸出两尺长,一头用桌子板凳支起来,下面能够容纳七八个人,到时可以防备蒙古人的箭矢,给大家一个保命的机会,而且伸出城墙的门板也不利于蒙古人的云梯靠上来。两个工事的中间堆放着大量的滚石、檑木和火油罐,在几个比较大的空隙上则架着大锅,里面是翻滚着的沸油。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是初步有了较完备的工事,这也要得益于延庆城中的物资充分。

    城外的蒙古军不停的派出小队人马用弓箭骚扰,城墙上的守军也要躲避箭矢,还要加强工事,虽然已经是很小心了,但还是不时的用人中箭受伤。蒙古人几乎是全部的出动,延庆北门附近的大片的树林都被蒙古人砍伐一空,简易的云梯、登城车、撞车也是造好了不少,都摆放在离城墙不远的地方。望着那些已经制作好的器械,城墙的守军心里多是有些震撼和畏惧,毕竟在兵力上要比敌人差了一大截。城外密密麻麻的人头,少说也得有两万多人,他们可都是蒙古的精锐,从小就开始学习弓马骑射、打家劫舍的。看着那些人眼中贪婪的目光,守军的每一个人心里莫不是一阵的发凉,好像自己已经成了人家盘里的一道菜了。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