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遗憾 (第2/3页)
再说张居正现在圣眷正隆,皇帝能够同意处理张居正吗
“大伴,你说真该如何的处理这件事情呢”林洲无奈,也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好问站在一旁的冯保。
“一切自有皇上做主,奴才谨遵圣谕。”冯保恭敬的答道。
“哦”林洲看了看冯保一眼,不知他怎么最近变得有点小心了,也不会想以前一样对这些个奏章做些点评。
“最近东厂有没有什么发现没有,尤其是朕要盯着的几个人”林洲岔开了话题,不再言官的弹章上纠葛冯保。
“最近据番役回报说,张四维府上从河间来的人有些频繁些,而且山西的商人们也开始支取一年一度的盐引了,京师中的外地人骤然增多了起来。”
“嗯,这说明他们都在走着门路,想在今年的盐引上多分些羹。”林洲不是个初哥了,对于大明朝的盐铁专卖制度也是了解的差不多了。
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洪武初年,即陆续设立两淮等六都转运盐使司、广东等七盐课提举司,推行盐专卖制度。朱元璋立国之前,曾实行过食盐的非专卖制度,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抽取商税。。其主要内容是:民产官拨荡地,官给灶具,官支工本,由佥派之灶户进行生产、官收包括以工本米钞垄断灶户的正额盐课、低价购买灶户的煎剩余盐、商运商销开中制。
专卖制下,商人纳盐价及各类税费于官后,盐就进入了事实上的商运商销过程,与其他商品无异。盐税为商业税之大宗,岁征约250万两,在国家财政中举足轻重,“国家财赋,所称盐法居半者,盖岁计所入止四百万,半居民赋,其半则取给于盐筴。
林洲当初让冯保拍东厂的人来监控京师中山西商人的异动,为的就是要弄清楚这些人在京中的人脉网络,以及他们的利益集团。现在的东厂已经被林洲越来越多的任务给弄得没有余力在监控朝中大臣了,也是不符合太祖皇帝当初设立东厂的初衷了。林洲给东厂的一系列的任务都是跟商业有着莫大的关系,从收集江南丝织作坊现状,到监控苏浙地区的盐业生产,从收集南方的海贸交易情况,到收集各种的新式生产方式和各种的发明。现在的东厂几乎跟一个商业情报机构没有什么两样了,就是连冯保也是有些不满了,这哪里还是那个闻者色变、听者胆寒的东厂了。
“是的,他们为了利益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前些天东厂的二档还说眼线来报:山西一巨商贿赂了两淮盐运司的盐运使张康白银二十万两,为的是能够多开些盐引。”冯保不动声色的,把东厂的消息做了汇报。
“证据确凿吗”林洲最恨的是贪官了,尤其是那些官商勾结的贪官,那是无所不用其及。
“眼线据说是张康的书房小吏,平时掌管着盐引开具的账册,因为这次的盐引入账的不正常,这小子多了个心眼就把存根留着了,还到扬州的福运昌去查了查发现在盐引开具的的前一天张康在那里存入了十万两的银子。”
“这件事情你就替朕拟旨吧行文大理寺和刑部派人去查,让两江的人也派人协助一下,有什么进展随时告诉朕”这样的事情在大明朝应该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了的。林洲也是很无奈,不可能一下子就杀尽天下的贪官的,气愤归气愤,事情还是慢慢的去查好了。
林洲也不再想着这张康的事情,东厂有冯保看着,对于自己交代的事情相信他能够办得好。林洲的眼睛又是回到了桌子上的那两份战报上来,一份是蓟辽总督戚继光发来的,另一份则是那个死里逃生的镇北堡千户许继关于延庆之战的报告。
许继自从逃脱了蒙古骑兵的追杀后,带着剩余的二十多个兄弟在桦皮岭附近的山林中转了三天,才在当地猎户的帮助下赶往延庆,到达延庆县城时蒙古人早就撤走了,只留下了满城的尸体和残岩断壁。在城中许继意外的碰到了躲在瓦砾下奄奄一息的马贲,可惜的是马贲的一条胳膊没有了,被蒙古人的弯刀齐根切断。
从马贲的口中许继才知道延庆保卫战的惨烈,和蒙古人对延庆百姓所犯下的累累血债。
三月十日清晨,蒙古人第一次的仓促进攻没有取得什么战果,没有趁着黎明时分奇袭拿下延庆,而且还损失了几百人马。进过一番的准备之后,在云梯、箭楼和撞车的协助下蒙古人在中午时分又开始了一次攻城。这次的延庆城也是有了基本的防备了,城中的大量的守城器械和滚石、檑木、热油等给了攻城的蒙古人极大的打击,又一次的以失败告终。此次蒙古人阵亡达四百人,连着他们的士气也是受到了打击。红了眼睛的蒙古人接着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