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节 遗憾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十节 遗憾 (第3/3页)

发起了两次的攻击,每次都是在守城青壮的顽强阻击下失败而终。两次攻城使得守军的伤亡也是极大,五千多人的守军经过三次战斗后能够作战的人以不足三千,延庆县令李维一也是下令县丞张望带领城中的百姓做撤退的准备。

    到了晚上子时,蒙古人在纤细阎二柱的带领下修复了镇北堡中没有被完全炸毁的一门铁炮,并用火yao堆积在城门下,趁黑攻城。铁炮给了守军很大的压力,虽说只有一门,但是作为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给人心的震慑是无法形容的。随着城门的一声巨响,守军的气势也就消失殆尽了,军心涣散之下蒙古人决死攻击很快的从城门涌进了城,更多的是从城墙上杀了上来。蒙古人虽然经过了白天的几次战斗伤亡巨大,但是他们人员众多,两万多人轮番的发起冲击,守军的几千人如何能够抵挡的了。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延庆城防即告失守,县令李维一被流矢射中身亡,剩下的守军在县尉张吉的带领为城中的百姓断后,争取时间撤离。被利益蒙住了脑袋的蒙古人发疯般的涌进了城里,见人就杀,到处放火,凡是能够说的过去的民宅几乎都被蒙古人给翻了个底朝天。负责断后的张吉、张望在战斗中身重数刀不治身亡,剩余的两千多人只有一半的人逃了出来,偌大的延庆县城,原本有居民近两万人,蒙古人进城后就展开了屠杀。全城仅逃出一万三,其余人皆被蒙古人屠杀了。

    许继进入到延庆后边组织了那些回来的居民一起埋葬尸体,收拾瓦砾。在死人堆里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马贲,在许继的救治下没有了一只胳膊的马贲才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

    戚继光的战报上也许大多是些不好的消息,蓟镇九卫在接到镇北堡的通报之后就已经开始整军出发了,不过最近的距离虽说只有百十里地,但是要翻过燕山山脉,还要经过东猴顶。这东猴顶是蓟镇最高的山峰,到处都是悬崖峭壁荆棘丛生,只有一条峡谷勉强可以使一人一马通行,加上山区的天气变化无常,道路极其难行,即使如此,东胜右卫的指挥使杨顺还是率军从这里驰援延庆。因为他知道镇北堡既然遇敌,那么根据守军的状况是很难坚守长时间的,自己等到达的时候恐怕镇北堡已失,所以他率军直奔延庆而来。东胜右卫全军五千三百人,经过东猴顶和燕山山脉后减员达到了二百多人,大多因不慎而发生意外身亡的,可见其道路之艰难。

    等到东胜右卫感到延庆县城时,蒙古土默特部的迷失把里已经离开了两个时辰了,堪堪是晚了一步。到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二日,先后有东胜左卫、怀来卫、永宁卫、延庆卫和昌平卫等卫所军到达,加上从临近的城镇中组织的保乡丁勇、地方团练,总兵力已达五万人,只是骑兵却只有不到一万。要是让步兵去追击蒙古骑兵,那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不到一万的骑兵上去也只不过是给人家增添战果而已。蓟镇没有能够在延庆城下合围蒙古人,是的迷失把里逃出升天。

    此时的明朝军队已经是处于半冷兵器半热兵器共存的了,在明军中大量的装备了武厢车和速射后膛仿弗朗机大炮。对上蒙古骑兵结阵而战,远了用大炮轰击,近了就用火绳枪和弓弩。往往在草原上或是开阔地带能取得很大的战果,但是万一要是遭遇战多半还是不敌的。如此的装备也是限制了明军的机动作战能力,使得明军始终是处于防御的态势。

    林洲看完了戚继光的战报,总之是一个思想,那就是几万人恭送了蒙古人出境罢了。林洲也知道这怨不得别人,自从土木堡之变葬送了精锐的三大营后,几代的明朝皇帝都是在蒙古人不断的袭扰和大草谷中过来的,北方军事的重点只是在于防御上。

    戚继光的战报写的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但是后续的处理却是难倒了林洲,该如何的把这次的弹劾风波摆平,绝对是让林洲伤脑经的事。自戚继光总理蓟镇军务以来,整修城墙,修建敌台,使得蓟镇在长城一线的工事固若金汤,蒙古人多次的在长城之下饮恨而还。而这次的战事却是在居庸关以外,崇山峻岭的总是慢于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蒙古骑兵们一步。因为蒙古人的声东击西才造成了延庆地区的兵力空白让迷失把里部钻了空子,使得延庆几欲焚城,百姓伤亡和财产损失无算。

    现在那些御史言官们正是抓住了这次的兵败之事,欲扳倒戚继光顺便的打击一下张居正。朝中谁人不知戚继光是张居正一手提拔上来的,是张居正军事上的保证。而且他们之间的私交深厚,已经是触犯了本朝“边将不得结交大臣”的禁忌。虽说这个规则早已经是被破坏殆尽了,但是只要能打击张居正一党,什么样的借口都得使上,这也是那些御史言官们的爱好。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