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科道言官 (第1/3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三十三节科道言官
北京南城潇湘阁
时间过得很快,那些言官们弹劾蓟辽总督戚继光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弹章也是有个四五天了,上章的人等的都有些焦急了,不知道皇帝会如何的处理。虽然张居正把持着朝廷的大权,但是这个朝廷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玩得转的,总得有人给他当棋子冲锋陷阵的,就不信他能够一手遮天来。
潇湘阁是一家在京城中很有背景的酒楼,至于他的后台是谁,凡是在京城中厮混的有谁不知又有谁不晓。所以在潇湘阁附近也没有那些乞讨捡漏、寻畔滋事之人,这里的环境也是相当的好,靠近百官集中之地,富商云集之所在。于是在潇湘阁中吃饭喝酒之人多是官场中人,或是富甲一方的豪绅等。
今天在二楼的包厢之中,聚集着一帮子都察院科员,十三道御史监察等六七品的小官,他们来此聚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推动针对戚继光、张居正的弹章产生效力而来的。
“大家都静一静,都听我说。”一人站起身来,拍着梨木圆桌大声的说道。
刚刚还叽叽喳喳不停的众人,顿时没有了声响。一个个的呆头鹅般的伸长着脖子,看着中间的仁兄发话。
今天召集大家来的就是发话的仁兄了,此人叫江东之,乃是山东道监察御史。此人别的本事倒是不多见,特善于弹劾朝中重臣,一品、二品的高官少有几个没有不被此人弹劾的。要是朝中大臣有谁婚丧嫁娶小小逾制啦,又或是什么不雅的轶事啦,甚至是朝中谁朝会时没有洗脸啦也是会招来此人的一通弹章。似乎对于弹劾大臣有些近乎发自内心的偏执般,一年中总要搞个什么弹劾大会,或是笼络大家一致行动或是串通这些个一心想升官的科员们,逮着个机会就弹劾朝中重臣。
今天在潇湘阁中就坐的几乎都是都察院和十三道监察御史中的出众之人,挤挤挨挨的总有三十余位,就这么坐在那里准备聆听江老兄的高论。
“自年初以来,我大明各地开始为准备实行一条鞭法而丈量土地,搞得是到处的哀声怨道,百姓徭役加重,富商犹如被打劫般损失大量的田地。执行丈量的各地官吏营私舞弊者,中饱私囊者,私受贿赂者比比皆是。在这么下去,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始的二百年基业当毁于一旦。”。江东之不愧是监察御史中的佼佼者,连说出的话语也是如此的有煽动力,几乎把国家的气运跟丈量田亩的事情等同了起来,说的是底下的众人也是有了共鸣。
“就是,我河南道前些时日来文,说那些主持清查之人公然索贿以求在上报的田地数额上做手脚,还以良冒疵用上田充下田谋取私利。”一人随声附和道。
“是啊,是啊我们浙江道也是,那个张居正的得意弟子庞尚鹏在浙江也是开始实行一条鞭法,大大加深了富商百姓们的负担,那些百姓们哪里有的那些个银两来交赋税,还不如以前按田地产出纳税呢这样做岂不是在打劫百姓吗”也有另外一人大声的嚷道。
坐在下边的有一个人是很重要的,要是林洲知道他的名字的话估计会很惊愕。这个人就是时任江西道御史李植,李汝培。
说起此人,在真正的历史上正是这个做了两年的庶吉士,刚刚才当上江西道御史的李植,和江东之弹劾锦衣卫指挥同知徐爵从而揭开了清算冯保和张居正的大幕,以至于冯保被贬南直隶种菜,而张居正及后人皆落了个鞭尸和投井上吊的下场。
李植是万历五年的进士,在这一群人中资历是最浅的一个,但是凭借着敢言敢做、屡次弹劾朝中亲贵的行为,隐隐的成为一个科场言道的标杆人物。
万历一朝,唯有山东道御史江东之,江西道御史李植,云南道御史羊可立留下了浓重都察院历史上的浓重一笔,此三人也被后人称之为“万历三大疯狗”。
“内阁首辅张居正把持朝政几近十载,对内压制同僚、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结交内侍,对外勾结边臣、外联蒙古”又一人几乎是累不死人语不休啊竟然罗列了如此大的罪过来,要知道,这里面的哪一个罪名都是足以抄家流放的大罪。
这时底下的一干人等听后,顿时使群情激奋,一个个的尽情的发言,似乎是要开什么审判大会似的。每个人的言论都是罪名一大堆的,目标直指内阁首辅张居正,好像他们弹劾的正主,刚刚在延庆城下打了败仗死了上万人的戚继光老兄跟今天的事情没有什么关系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张居正从十岁到五十岁的劣迹一一的搬到前台来。
“我们的弹章都上了这么久了,皇上到现在还是没有一点动静的,我们应该继续的上章”
“对,我们要一直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