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节 长芦盐场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六节 长芦盐场 (第1/3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三十六节长芦盐场

    河间府沧州

    运河上船只遮天蔽日、帆影摩梭,岸上也是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各种做生意的小档摆满了运河两岸。шщш.щu.小說網首发沿江的大街上最多的就数镖局武当行了,一间接一间的数不胜数。

    这里最多的还是那些贩盐的小贩和商贾,一挑一挑的用扁担挑着的绝大部分都是盐,一车一车所运的也绝大部分的是盐,着了几乎成了盐的天下了。这里是河间府的沧州县,是大明四大盐场之一。“万灶青烟皆煮海,一川白浪独乘风”描绘的就是这里盐业生产的盛景。

    林洲一行人此刻正走在沧州的大街上,看着身旁来来往往的商贾不由的感叹大明帝国的繁华来。至于林洲为何要到沧州来那还不是被钱该闹腾的。想要做一番事业就得要有资本,可是他的那个便宜皇帝老爹可是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来。身后只是一个千疮百孔、负债累累的朝廷,就是连官员的薪俸都是发不出来,更不用说能给他留些个零花的钱财了。自万历七年起,这一桩桩的事情,每一件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流水般的花了出去的。要不是林洲左右腾挪的,从内宫和御膳房革制中捞了点银子,怕是他连一件事都办不好。这编练亲军、兴建学堂、支持丈量田亩等等的事,哪一个不是填银子的大窟窿。帝国的财政已经是没有什么指望了,要是都指望着文味轩的那一点点利润也是朝不保夕的。

    没有办法,林洲只能去做这个时代最能捞钱的营生了,那就是盐铁。只是限于能力,目前林洲只能盯着盐业这一块了,要知道冶铁可是属于重工业的范畴,那是要用金钱砸出来的行当,就林洲的口袋来说还没有这个条件的。所以就只能从盐业入手了。

    这个时代的盐,大多是指淮盐,也就是今天淮河流域地区和江苏北部沿海地区盐场所产的盐。明代各大盐场中,淮盐的质量是最好的,其质地优良,色泽白艳,口味鲜美,成为明朝廷食盐采办的主要对象,光禄寺、神宫监、内宫监,于两淮地区设专供,特意采办。至于靠近京师的北直隶沿海地区的长芦盐场,这个时候还是默默无名的。不过林洲是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