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节 长芦盐场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六节 长芦盐场 (第2/3页)

后世的长芦盐场可是中国最大的盐产地了,所以才会带着一帮子的随从赶到这里来。

    林洲就是要在这未来的盐业中心上开发,建立一个压倒淮盐的基地来。所以他才说通了内阁诸人,合并了山东盐运使司、长芦盐运司,改为北直隶盐运使司。职责也是扩大了不少,从山海关到山东海州一线沿海,近两千里的范围内都属于其管辖范围。不过在林洲的心里还是以沧州黄骅到山海关这一段为主的,这里正是后世的长芦盐场的范围之内。

    沧州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县城,它的盐业历史自汉代就已经是闻名天下了,跟淮盐、井盐和青海岩盐主宰着华夏千百年来的制盐业。这也是林洲今天来到这里的原因之一。

    古代制盐都是煮盐,也就是弄一口大锅用火来熬干海水从而得到盐巴的,普通的一口大锅一天不停的运转也就能制个二三十斤而已。这个时代还不是大规模的盐田制盐的,,皇帝并不像其他人传言的那样可怕,至少还没有这方面的感受来。皇上也不像想的那样的威严四伏让人不敢亲近,几天来皇上的表现在这些人心中自是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象来。

    “万岁,现在已近五月,离着七八月份也是没有多少的时间了,恐怕林大人和张大人无论如何也是赶不上工期的了。”专业的人总是要来些专业的事,还没有把屁股捂热,吴庆就开始讨论起皇帝的伟大前景上来了。

    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林洲的野心来。盐政在古代科技商业均不是很发达的时代,那就是朝廷财政的重要保障,历朝历代的财政收入一半都是来自盐政收入。有些数字林洲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是万历初年扬州一地的盐业资本不下三千万两,每年可得利润九百万两,除去税额一百万两和各项费用支出三百万两外,其纯利润就高达五百万两之多,明朝朝庭的盐税收入是:每引得银六两六钱四分古代各个朝代的盐政都是发放盐引的,不过却没有固定的每引具体数额,应得白银一千三百二十八万两白银但实际上最多时只有二百五十万万两白银,盐税大量流失。而盐商们所得的利润就已经是超过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了。由此可见制盐的暴利是多么的惊人了无怪于即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