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节 长芦盐场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十六节 长芦盐场 (第3/3页)

杀头的抄家的大罪历朝历代还是少不了在这上面动心思的,这也是林洲想要分的一杯羹的原因所在。

    现在的盐几乎都是出自两淮,因为质量的原因两淮地区的盐行销大江南北,已经是处于垄断地位了,就是在扬州地界上纵横的大盐商们也大多是山西的商人居多。要想打破他们的垄断,就只有不断提高国有盐场的产量、质量,降低成本,才能跟两淮的盐来一争高下。

    于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盐工艺就在林洲的大力支持和提点下,在工部数十位能工巧匠的努力下诞生了。

    说来也是简单的很,盐的产量取决于制盐的方法,晒盐是这个时代提高盐产量的唯一方法了,但是这个时代没有一些可能大面积建造盐田的材料,虽然个别的地方已经有了盐田的存在了,但是也是一些利用天然形成的沟壑而已,产量上不来。这一切都是难不倒林洲的,在他的指点之下,工部的工匠们已经利用官窑烧制出了水泥的原始产品,虽说在强度和凝合力上差了一点点,用来制造盐田已经是足够了。林洲相信凭借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加高质量的水泥诞生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晒盐的其他的工艺流程,林洲也是耗费了大量的脑细胞,十几位工匠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设计完成了第一代大规模工业化制盐的所有工程设计,这里当然是少不了林洲的功劳的,就是有了他多几百年的智慧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个划时代的工程。

    晒盐的关键就是加速海水的蒸发,快速的获得用于制盐所用的卤水。林洲根据这个要求才想出了用分级提水加强流动和提高海水温度加速水分蒸发的方法,设计了一个用七级长长的平整缓坡来蒸发海水中的水分,并在每个分段上建造大池用草灰、沙子、木炭、棉纱和其他吸附物来净化制盐用的卤水,以便获得高净度的原料。这个缓坡就是林洲设计用来加速蒸发海水的装置,表面上是没有什么玄机的,但是在下面却是使用了水泥建造的管道,用加热的方法来蒸发海水。这个原理出自林洲以前在同学家的炕,作为一名哈工大的学生,怎么能不知道东北农村的那些土炕呢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