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规模化制造 (第1/3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三十七节规模化制造
沧州悦来酒楼
就在林洲他们一行人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店小二敲了敲门大声的说道:“各位客官,你们要的菜来了。”
众人看见店小二在林洲的示意下已经推开门端着盘子走了进来。众人也是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这是我们沧州的特色菜---驴肉火烧,这是羊肠汤,这是火锅鸡........”店小二一边说一边把自己手里的几个菜式端到桌子上来。
沧州靠海,理所当然的这海鲜绝对是少不了的。不一会儿又有一个店小二端着几个盘子、大碗的走了进来。对于经常在外出差的林洲来说,后世能够见到的美食只怕是在这个时代是无法找到的了,要知道那些冠绝南北的各大菜系可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沉淀,无数的饮食大家集大成而来的。要想在这个时代里能够有合口的,就是林洲烧了高香了。
不过,对于同桌的几个人来说,这又是难得一见的美食。明朝官员们的俸禄是很低的,即使是用刻薄来说也是不为过的。想当初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本意是提倡官员廉洁,所以才定下了如此低的官俸。殊不知正是这样极不合理的薪俸体系,才会知道出有明一朝来一个又一个的贪官污吏出来。
跟着林洲来的这几位可都是卑微出身,本身的官职就是极低,自然也不会是常参加吃喝宴请之类的人了。说好的今天有皇上来请客,这时面对着满桌子的丰盛,自是蠢蠢欲动。
“来,你们也就别闲着了,先吃了再说吧朕也是有点饿了。”作为皇帝,林洲察言观色的水准也是在不断的进步的,他也看出了这些人多半也是很久没有什么油水进度了。
只不过林洲想的要深远点而已,从这些精英官员的表现上,林洲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整个大明朝的官员的风貌了。吏治不清,多半还是跟这个孔方兄有莫大的关系的。
今天的酒菜大多是沧州本地的特产,加上这里离得华北明珠白洋淀也是很近的,自是少不了这淀子里的特产了。大家也是埋头通吃,恨不得把鱼骨、肉骨含在嘴里在品味品味,只是碍着皇上就在近前,他们还不至于这么的狼吞虎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