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节 规模化制造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十七节 规模化制造 (第2/3页)

而已。

    少顷,七八个人就把整整一桌的饭菜一扫而光了。这时,酒楼里的小二也适时的上来,打扫了残羹剩菜,奉上一壶香茗好让几位来消消食。

    林洲也是吃的饱了,饮了一口茶来。慢慢的说道:“现在已经是近五月了,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赶在晒盐的日头上建好盐场了。等到工部的曹克润来沧州后,还是要请几位大人通力协助办好这趟差使。”

    众人无不欣然许诺。

    这时包厢中只有几位北直隶盐运使司衙门将来的大佬在场了,林洲的两个贴身侍卫已经站在门外放风去了。即使是在外面,林洲对于保密的工作也是从来都不马虎的,何况要谈的是动辄几百万两银子的买卖。

    为什么不能在盐运使司衙门里来商谈这些事情呢那样岂不是更好吗

    其实现在的各个盐运使司衙门,也是包括两淮的盐运使司衙门,哪一个没有被各大盐商的人给盯得紧了。有点儿什么风吹草动的也早就被那些大盐商们知道了。何况现在他们商量的乃是一个惊天绝伦的大计划,要是成功了的话,那是对于大明朝的每一个盐商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难免让他们暗中使坏,破坏了这个可以改变大明朝命运的大工程。

    沧州紫光阁

    紫光阁乃是沧州有明的避暑胜地,自宣宗皇帝开始在沧州建筑了紫光阁开始,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是在这里呆过的。只因为这里地处沧州明珠白洋淀的东端,背靠万亩水塘,连绵不绝的荷叶棱角铺满了天际。数不清的沟壑和苇丛更是藏身了无数的飞禽,万亩水面的容量更是给养了无数的河鱼,这里的鲑鱼、鲤鱼、鲫鱼和白鲢更是沧州代表性的水产。

    站在这个没有被污染过的天然淀池边,林洲心里是感慨万千。想想后世是白洋淀差一点干涸的新闻,这个已经保持了几千几百年的天然池塘是如此的婀娜多姿。落日的余晖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折射出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上渔民的笑容,是那么的亲切和自然,是发自内心的丰收的喜悦。这一刻,林洲多么的希望自己不再是皇帝的身份,而是他们中的一员。

    自从穿越来到这个历史上没落的王朝,林洲是一天的舒心的日子也没有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