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节 辽东王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四节 辽东王 (第1/3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四十四节辽东王

    天津卫南头镇风来客栈

    看着众人在这儿吵吵闹闹的,李柱国心里一阵的悲哀。首发本来就是被胁迫着才上了这条贼船的,该是任命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是哪天主子真的能成大事,自己也是跑不了一个从龙功臣,大好的前程和一辈子的锦衣玉食高官厚禄那是绝对的跑不了的。可惜的是每次看到那些被主子倚为人才的人的面目,李柱国就是已经彻底的死了那份飞黄腾达的心里,要是这样的一群人也是能干成大事的话,岂不是连野鸡也是飞上了枝头了这些人绝对的都是一群办事不成坏事有余的人,都是只顾自己而枉顾身责的家伙,就像今天这个样子一样为了点小事吵得是不可开交。

    一声的断喝,历时的让这些人安静了下来,这时大家才是都想起了此次来这里的目的还没有办呢

    出言讽刺李柱国的人是一个脸上有着一个粗大刀疤的中年汉子,此人名叫阿台,是辽东女真首领王杲的儿子。也是一员勇猛的战将,其脸上右半边从额头经鼻梁中部直达左腮的刀疤就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敌人留下的,不过留刀疤的人也被阿台砍成了两截。此人纯粹是勇猛型的人物,至于他的谋略头脑就只有天知道了。李柱国对此人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的,此人实在是粗鄙不堪,要不是辽王比较看重的人李柱国却是不屑与此人打交道的。

    “要我说,就趁着今天的机会一举杀了那狗皇帝,我们也不用每年都要来到这儿偷偷摸摸的了。辽王就是胆子太小,不如我女真勇士的坚定,在辽东我们也是打下了几个大城的,现在的边军如此的不堪辽王还是如此的瞻前顾后何时大事能成”。

    阿台对于辽王的犹犹豫豫多是不满,早有几次就是建议合几家的精兵先打下辽东以自立,却是偏偏的犹豫不决。就是连着现在自己也是要偷偷的才能进入到关内来,心中对于辽王的作为多是不忿。

    “混蛋你敢说王爷坏话,看我不剁了你”顾老四听到阿台对王爷出言不逊,自是怒不可歇,当即就要上前来厮打。

    当下屋中众人自是多多的劝解,拉住了要触碰到一起的阿台、顾老四两人。

    李柱国对于这样的场面自是不能少见多怪了,辽王朱宪炽热的手下多是从辽东之地收罗的奇人异士,来自辽东的各个民族和不同的部族,这就难免的造成了手下的这些人经常的因为些许的冲突而大打出手。每年来南投对账的人中都会有这个阿台,此人傲慢无比,仗着在辽东的能打的爹更是不把自己和其他一干人等放在眼里了。

    对辽王朱宪炽在用人方面的魄力,李柱国是不敢苟同的。年年都是来对账,也曾因为账目的问题和着那阿台翻过几回的脸,知道此人的坏脾气也是没有和他一般的检视。

    在辽王的势力圈子里,李柱国也是骨干型的人物了,因着他掌管着长卢盐场的范围,被称为是辽王系的钱袋子。因为朝廷对关外的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施行的经济封锁政策,加上那些的少数民族对于手工业、农业的不擅长,导致自身的盐铁、粮食、布锦、日用品等等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用工业品处于严重的匮乏状态。虽然朝廷也是在辽东设置了两座边市用来交换,但是对于辽东少数民族的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的。这种情形就造成了关内外走私的泛滥,于是一个在辽王的羽翼下的走私销售一条龙的利益链就渐渐的形成了。

    李柱国作为北直隶总督,是一方的封疆大吏,即使是其治所处于京师之中,也是难掩其贪墨走私行为。自从进入辽王的利益集团后,李柱国就成了这个链条的源头。每年朝廷在长卢盐场地区的盐引都是有一定的数额的,但是对于利益而言一切的制度束缚都是注定要被打破的。每年从长卢盐场中所流出的私盐都是官盐的两倍以上,这么多的私盐大部分都是经过辽王一系的渠道流入了辽东,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够为辽王带来近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么一大笔的钱财除去打通各个环节所费之外,能够直接进入到辽王府的银子也是在五十万两,这笔钱足够的养活几万军队的开支了。加上其他的货物走私,李柱国私下里估计每年辽王的收益都在七十万两银子上下,这也是辽王为什么会如此的重视自己原因了,当然李柱国每年也是能在这个分工中捞的二三十万两的银子的。所以对于这样的重大利益,辽王系的各个人马都是十分的重视。

    冲突也是很快就被利益冲散了,大家快的就转到正事上来,纷纷的拿出了账本来核对一年来的各项收益。

    由于去年辽东地区干旱,造成粮价猛涨,在走私粮食的贸易中大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不过可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