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辽东王 (第2/3页)
是辽东本就是苦寒之地,女真人、蒙古人和其他的通古斯民族的生产力水平有限,看着巨大的宝库却不会开发。加上他们的购买力也不是很强,有得就有失,在私盐的走私上就是要比去年低了三成。
经过三四个时辰紧张的工作,大家才是把去年的账目核对的差不多。经过各个势力的统合,北直隶和辽东地区的走私总计达到了一百六十万两银子的高峰。这已经是比去年增加了五成,最多的就是在粮食上面的增长,几乎是翻了两倍的量。李柱国合计着今年辽王朱宪炽的腰包里至少卷进了八十多万两,这样已经是相当于朝廷财税的两成了。
大家兴冲冲的对完帐,难掩脸上的喜悦之情。也是累了一夜了,大家也是没有多耽搁,事情办完没有遗漏后就都是各自回去了。
要说辽王朱宪炽,那绝对是一个眼高手低的狂妄之人。因着祖上的余荫世袭辽东之地,却是要想着更大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报复。更是纠集了一帮子的野心勃勃的家伙,妄图实现登大宝的幻想。辽王现在的封地驻守的是辽东金州府一带,也是属于辽东的肥沃之地。这里的居住着两百多的女真部落和其他的少数民族部落,经常的会发生一些流血的冲突来。这里的民风也是相当的彪悍的,加上辽东移民而来的汉人,所以这儿的情况是相当的复杂,矛盾也是错综复杂的很。
自太祖皇帝分封诸王镇守边疆后,其第七子朱埴就被分封到了辽东,履任辽王。所谓的辽东之地大约是今天辽宁大部和吉林的一部分,这里是建州三卫的辖地。建州三卫基本上都是女真人,当然也是有少数的蒙古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他们大多都是定居于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其活动地区东北至图们江流域,西南至鸭绿江下游,西至开原至辽东边墙一线。初隶属于奴儿干都司,但实际上多受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其首领受明政府册委,领奉诰印、受冠带袭衣;晋升官爵、更换书,迁徙住牧地区,都须呈报明政府批准;其军队听从明廷征调;各级首领每年都至京师朝贡。
明初的辽王对于这一带的军事是有统辖权的,可以调用女儿干都司下各卫的兵权以防止部落叛乱,也是防止有其他的部落进行兼并,以维持各个部落间的平衡。所以明初的辽王还是有很大的权利的,至少还能够调动辽东地区的卫所驻军。到了永乐时期以后,各个分封的诸藩王在皇帝的打压下才慢慢的失去了手中的兵权,加上朝中的文官们的压制,到现在辽王也是一个摆设了。
当初的辽王朱埴封建辽东之地,手下也有着数千的精锐铁骑,对于当时的其他的诸王来说也是一个实力派的人物。可惜的是在燕王朱棣起兵的前夕建文帝唯恐辽王从逆谋反,于是下旨把朱埴召回了京师并且改封了荆州。后来燕王夺得了天下却是又怪罪起当初辽王朱埴没有帮助自己,后来消弱了辽王的护卫逼得朱埴郁郁而终。直到后来的高宗皇帝朱高炽即位后,以仁孝治天下善待了一帮的叔伯兄弟,才把辽王的封地又改在了辽东。但是却是因为在荆州已经是有了许多的家业,不得已辽王后人才是分了家有人才来到了辽东苦寒之地,只是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威风。
随着辽东地区的女真人的兴起,在原来建州卫的基础之上又是分成了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和建州卫。各卫的都指挥使都是女真族各部的头领,他们大都是世袭的职位,各卫所辖的部落也是多多少少的几十个。而且各个部落之间也是经常的发生武装冲突,卫指挥使的职责就是平息各种冲突,平衡各方矛盾的存在。幸好的是现在辽东地区还是没有什么强势的部族存在,加上有名将李成梁坐镇辽东,这个地区的形势大体还是保持平稳的态势。只不过去年旱灾所导致的粮食短缺和边市贸易限制导致的粮食供应不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辽东各个民族和部落之间的冲突。辽东之地的乱像也是从今年开始呈愈演愈烈之势,一场风云激荡的变革正悄悄地逼近根基不稳的大明朝。
辽东广宁府辽王府邸
“哈哈,本王今年的收成还真是不错,没有想到平川先生的计策如此成功,一年就弄来了七、八十万两的银子,这下本王就可以招募更多的士兵了,有了钱我们才能在辽东之地占据更大的主动。”
在深重的辽王府邸中,一个年逾四十皮肤白皙的高个男子大声放肆的说道。
此人就是现任的辽王朱宪炽,刚刚得到了来自天津的消息让朱宪炽没有精神的躯体如同打了鸡血般的亢奋起来,似乎有白花花的银子就堆在自己的眼前一样。
下首一人皱着眉头看着王爷的失态举动,心里很是鄙视王爷的这种行为。
“平川先生,现在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