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五十节 盐的战争  万历新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章 韬光养晦 第五十节 盐的战争 (第3/3页)

    “皇上,这是河南的密报,是徐西黄大人发来的。”一名文士模样打扮的人手里拿着一份细细的竹筒样的东西,竹筒的尾端上用火漆封着口。

    自从林洲弱化了东厂的功能之后,就特意的加强了自己身边的办事人员。从六科给事中和翰林院中抽调了十几个年轻人,大多是在二十多岁上下的,在自己的身边办事。也就是处理一些日常的琐碎的小事,尤其是跟那些工业上往来密切的文书工作。”

    “哦,不知道现在他会有什么样的事情上报,打开来看看吧”徐西黄的密报到是勾起了林洲的兴趣,林洲知道徐西黄是一个很好强的人,自从杨文建出任北直隶盐运使司衙门的盐丁指挥使后,徐西黄就再也坐不住了。听说盐运使司衙门要在河南成立私盐的缉私队伍后,在林洲这里磨了两天才如愿以偿。

    文士听命后拧开了竹筒上半部的一个小节,破坏了火漆的封口,从中取出了一张巴掌大的纸来。

    “皇上,徐大人信上说前几日河南地界上的土匪突然地多了起来,只是到处的打劫了运盐的商队,使得现在河南的食盐供应不及,已经有了上涨的趋势了。”文士匆匆的浏览了一遍密报后,回复道。

    “看来这些个盐商们的胆子还真的是很大啊”林洲对于密报上所说的事情倒是一点儿都不感到惊奇,反而是很平静。

    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当然明白伟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人们就可以铤而走险。何况是盐这样一个不止是百分百的利润的商品,那可是三四倍的惊人利益所在,有多少人都能够为了它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

    “皇上,现在那些盐商们都开始动作了,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皇上早就已经布置好了一个大口袋,就等着他们往里面跳呢”年轻的文士也是颇有几分的兴奋,这样的结局早就在皇上的预料之中了,皇上也是曾经多次的要求一帮秘书处的人商量研讨对策的。

    这个所谓的秘书处就是林洲私下里给自己的这个处理政务的小班子所起的名字,取意秘密的文书处理工作之意。

    “呵呵,文俊啊,你还是太年轻了,怎么能够斗得过那些浸淫商场数十年的老狐狸,他们这只是个开始罢了。动的早了有怎么能够一网打尽这些个奸商呢,在等等吧现在还不是时候。”林洲对于这个叫文俊的年轻人很是欣赏。

    文俊的正名叫张显,是万历七年的进士出身,原来在翰林院任一个小小的校书郎。只是在林洲偶尔一次去翰林院查看的时候,张显正在和一个老翰林在争辩着,张显凭借着自己的旁征博引把老翰林博得面红耳赤。林洲才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注意,于是就拉到了自己秘书处来。不过张显来了之后倒是把林洲所交代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轻重缓急也是分的恰到好处,林洲因此很是满意就有了多加培养的意思。

    “那皇上,我们该如何去做呢那帮盐商们可是都打到头上来了”

    “这不是正好吗朕正想着给那些个土匪一些教训,顺便也好好的练练兵,毕竟光有第一军,对于我庞大的大明帝国来说是不够的。”说道这林洲像是突然地想到了什么,沉思了一会,有接着说道:“你们草拟一份圣旨,就说朕要维持河南和山东等地的治安,把北直隶盐运使司衙门的盐务稽核兵丁扩充至五万人,分为三个军,用长芦盐税做军饷。让他们来负责剿灭河南、山东两地匪患,至于兵丁吗”说道这林洲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张显。接着说道:“文俊,你认为河南、山东的卫所兵可堪大用”

    张显毕竟也是一个从民间普通人家,经十年寒窗苦读才有今日出人头地的地步的,对于民间事情那也算是了如指掌的,更何况这几乎是全大明朝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既然是皇帝问了,也就只有如实禀告了。

    “臣也是从民间来,自是知道我大明的卫所军制已经败坏,严重的名不副实了,不光是战斗力,就是兵员也是存在着巨大的缺额。这在全国都是很普遍的事,更何况是河南和山东这样的省份。”

    “看来朕也不能再等赵士祯那里有什么明显的突破后在编练新军了好了,着内阁草拟一份名单先裁撤河南和山东两省的十个卫所,具体的名单让内阁报上来。另外给徐西黄写一份圣旨让他先招募士兵,跟盐丁合编一军,至于具体的事情由他来全权处理。”

    停了一会,林洲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戚继光是不是在北大营中呆的时间够长了就让他来负责两省三军的编练吧旨意快点的发往内阁要他们尽快的回复。”

    “是,臣尽快的拟好圣旨发往内阁”对于此时杀伐果断的皇帝,张显心里是无比的激动的,因为他似乎看到了一个中兴明君的影子,在张显的心里皇上无非就是上天赐予大明亿万黎民的福。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