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圣婴大王十四 (第2/3页)
院的法警。
班头是这些站班的首领,也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人。一般有些本事的人都会贿赂到这个班头,班头在大堂上不但可以左右大人的审判,而且可以控制受刑人的伤害轻重。
只要钱给够了,就算堂上长官下令重打五十大板,罪犯也只会伤到皮肉而已。
要是钱不给够,或者是有人故意买通的话,就算只是打五板十板,也能让受刑人终生残疾甚至于一命呜呼,这就是站班的衙役的手段和本事。
第三班叫
“役班”,意思是负责收税和拉壮丁的衙役。这些人负责协助户办的人,在乡下收税和拉人服劳役。
他们也有自己的本事,第一种本事就是多拿多要。到了乡下他们就是朝廷和衙门的代表,不但态度蛮横无理,而且要白吃白喝。
不但要吃好喝好,还要白拿老百姓的东西。要是不给的话,他们轻者对老百姓拳打脚踢,重者诬陷当地老百姓抗税不交,这是要抓起来坐牢的大罪。
第二种本事就是
“三大”,脚大、斛大、称大。所谓的脚大意思是衙役们的脚有力,一脚踢出去特别使劲。
朝廷收税分两种,第一种是收人头税,需要老百姓按自己家的人口收税,交的是真金白银,需要现钱交纳。
第二种是春秋两季的粮税,需要用粮食上缴。交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进官方指定的斛里面称重。
衙役们总是把粮食倒得满满的,掉在地上的还有冒尖的粮食都要充公。
这还不算完,倒满了的斛还要狠狠地踢上一脚,洒出来的粮食也算公家的。
不够满的话还要老百姓继续往斛里倒粮食,然后倒得满满的时候又踢上一脚。
反复几次折腾之后,才给大家正式称重。洒在地上的粮食,就是他们私下的劳动成果了。
所谓的斛大,就是指他们私下修改官方的收粮工具,把斛暗中做大了,导致老百姓吃亏不少。
但凡有老百姓怀疑斛的大小的时候,他们就会以怀疑朝廷,企图煽|动老百姓抗税为由把对方抓起来,逼得大家对此敢怒不敢言。
所谓的称大,就是在秤砣上做文章。大多数的衙门收税的时候都有好几套秤砣。
收粮的时候用大秤砣代替规定的较小的秤砣,这样一来老百姓要多交不少的税粮。
加上前面的脚大和斛大,每年老百姓至少要多交近三成的税粮,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
当老百姓交纳人头税的时候,衙役们就以老百姓手里的铜钱不好收为理由,要老百姓换成碎银交纳人头税。
兑换铜钱的钱庄和衙役们已经串通好了,不但在兑换的时候白银成色上有问题,而且擅自改动铜钱和白银的比例。
一般来说官方的规定兑换价格是一两上等白银兑换二千文铜钱。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