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厂子弟不是没有道理 (第2/3页)
那么几个,咱们专业好多其他省的人都受到面试短信了。”
“不过我始终觉得,达哥因为他沈阳人的身份,大大增加了他面试成功的概率!”魏林接着说道:“这不就是一种看不见的地域歧视吗?”
“应该这么说,如果你是本地人,你在家附近工作的话,肯定不会像外地人那么不稳定,企业也担心那些被委以重任的外地人,在一夜之间突然说自己要撂挑子不干了,说自己要辞职。”肖肃想了想,答道:“所以话说回来,你要是回到老家附近工作,老家附近的那些企业看到你是哪里的人,肯定也会更倾向于要你。这个……应该不能叫做地域歧视,而是一种经验总结!很实在的经验总结!”
“达哥说的这些话,让我想起来我的表哥曾经告诉我的一个道理。”肖肃继续说道:“很多时候一些国企在招聘的时候,总是会给厂子弟预留一些名额,好多人总是说这样的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了不公平,但是,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企业在招人的时候,真的会抱着自己招的每个人都一定能独当一面的希望吗?这恐怕只是我们作为应聘者不成熟的想法!他们所能够选用的招聘手段就是短短几分钟的面试,这么具有局限性的一种手段,他们肯定也知道,真正的人才在这样的面试手段筛选下,必然可遇不可求。所以,他们在招聘的时候,本来就没有抱着一定能招到人才的希望,网上不是有很多‘人才都是靠企业自己培养’的论调吗?因而,他们更侧重的应该是,根据咱们简历上提供给他们的信息,推断出我们在他们企业长期干下去,到底有多大可能!而那些厂子弟,因为父辈都已经在那个地方了,所有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全都在这个圈子内,这样一批人在企业里面长久地待下去的概率是最高的,最符合企业的需求,所以,企业为什么不亲睐厂子弟呢?何况,厂子弟因为从小就是看着这些运作规律长大的,参加工作以后上手起来肯定会比较快,这对企业而言,不又是一种利好么?”
“真是天下奇闻!”魏林不服气地答道:“第一次听到说岗位的世袭制还有合理性的说法!”
“那你说,我刚才的话有没有道理?”肖肃反问道。
“嗯,”蒋文睿想了想:“我觉得还是有那么些道理!尤其是一些厂子弟的父辈,在企业的创业阶段,为企业做出了很多用工资无法衡量的牺牲,现在企业给他们的子女一些优惠政策,其实也算是一种补偿。”
“可是,这就给我们很多非厂子弟,除了有一张文凭,其他啥都没有的人造成了一种巨大的不公平啊!我们这些人应该找谁说理去啊?”魏林很不服气地说道:“公平都是比较出来的,你看像我们这样,没人照顾,是不是一种天生的不公平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