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万里寻药  无间道之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章 万里寻药 (第2/3页)

了将近一个时辰,竟丝毫不觉疲累。那林中颇长,依然看不到边沿。

    韦行云微感口渴,停步一跃,从树上抓了一把积雪,塞如口中,一阵清凉直如心肺,精神为之一振。又奔了一阵,天色已是发黑,两边树木渐渐变稀,脚底下踏到积雪却是越来越厚,原来已奔到山腰。一阵山风过去,吹得松树枝叶相撞,有似晚潮夜至。韦行云定了定神,借着微弱的天色,观看四周情势,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山峰,近观之下更觉惊心动魄,韦行云心想即使在夏日,无风无雪之时亦难爬上,眼前满峰是雪,若是冒险攀援,十有八九要跌个粉身碎骨。当日在唐古拉山主峰下,韦行云也是如此放弃的,以他十二岁之龄攀登人类体能的极限,确实有些勉为其难。当下韦行云心下矛盾异常,如是冒险登山,却不知道有否收获,如果不慎失足,周叔更是没人照顾;如果就此无功而返,心有不甘,周叔的病又是丝毫拖延不得。呆了半响,也没什么结果。

    传来一声鹰鸣。韦行云抬头一看,半空中飞舞来去的七八头兀鹰,却想:“除非象这些老鹰一般,才能飞出顶峰。也罢,今天天色已晚,先休息,明日再做打算。”

    打算一定,韦行云却是感到腹中大饥,这才醒悟自己已经从早上起一直忙着赶路,未吃一点食物,再一摸腰包,却也是空空如也。正犯愁间,天上苍鹰再鸣,韦行云心中一动,顿时想到今晚的食物已是有了着落。就躺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他曾在藏北牧民用这个方法猎鹰,便活学活用。藏北盛行天葬,时常会将死者放到高山任由苍鹰果腹,故此方法屡试不爽。果然,过不多时,数头兀鹰从天空直冲下来,扑向韦行云。说时迟,那时快,韦行云向腰间一抹,刀光一闪,藏刀从正面飞将过来,将其中一头兀鹰自头砍为两半,落在雪地上,撒下了一片鲜血。其余兀鹰顿时一哄而散。

    韦行云掠前几步,将那兀鹰从地上拾起,将口凑上去,大力吸了两口鲜血,滚烫的鲜血进入喉咙,顿时一阵温暖,冰凉的身体渐渐开始暖和起来。天气甚寒,那血过不了多时候便冷却了,韦行云提着鹰尸,走到松林里,拾了些干柴,找了个避风的角落,从腰包里取出火石,生了堆篝火。韦行云出外打猎,风餐露宿已是寻常,动作甚为麻利,将那鹰毛拔完,用树枝串好,放在篝火上烧烤。

    那鹰甚是肥硕,篝火一烧,却是“滋滋”作响,油脂冒出,香味溢出,点点松脂落于其上,更添其美味。天色越发黑了,火光在夜色却是分外清楚。那鹰差不多熟了,韦行云正待食用,突然耳中传来异样声响,分明是百米外有人踏雪而来。听那脚步散乱异常,韦行云脑中顿时勾画起一个脚步蹒跚的采药人,脚步轻点,身体已是腾空,飞到了身旁的树上,藏身于重重树丫间,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拖沓,树上积雪也没有丝毫抖落,可见韦行云的轻功确实深得韦一笑当年的真传。

    那声音渐行渐近,韦行云透过重重的雪幕,却见一个身材矮小,裹在宽厚大衣的人,戴着宽大的藏帽,火光下看不清面目,行走之间仿佛甚是艰难。韦行云心道,藏北的牧民多魁梧高大之人,如此矮小精干的倒是少见,却不知道现在来猛多雪山是何事。看来是火光不他吸引过来的,也罢,这里就留给他休息好了,我便换一个地方休息好了。想毕,韦行云正待离开。

    突然,树下那人突然双手凭空乱抓,仿佛很是痛苦。黑暗中看起来甚是诡异,韦行云便停下静观。那人抓了几下,口中念念有词,但很是含糊,听不清楚。那人跳起数丈又匍倒在地,在地上打起滚来,滚动之间将身上厚厚的衣物一件件剥落摔开。

    韦行云看的是惊心动魄,却没有想到在深山中遇到如此之事。看那人似乎还会点武功,而且不弱,现下大约是练功走火入魔,或者是遭受了严重的内伤,韦行云心下踌躇,是否该下去施以援手,却怕暴露自己的身份。

    正踌躇间,那人已经将头上藏帽扯下丢开,火光下,韦行云看到一张和自己一样童稚的脸,一张脸异样的苍白,如冰般的苍白,病态的苍白,更让他不可思议地是,那张脸居然和自己有八分相似,眉宇之间却多了些文弱之气,顿时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脑中浮现的是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孪生兄弟韦迷情。当下再不犹豫,跃下松树,向那少年扑去。

    那少年正是从武当负气而走的韦迷情。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终于到了藏北高原。一路上倒是平安无事,江湖历练增加了不少,倚仗着太极功和张三丰赐的丹药,内伤倒也没有再发作。但他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没有丝毫准备适应就一头扎进了青藏高原。顿时,头疼,头晕,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腿软无力,失眠多梦,上吐下泻,诸般高原反应将他折磨得够呛。稍好一点,便从牧民那打听来整个藏北唯一可能有千年雪莲的地方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