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二十五 大逆!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节二十五 大逆! (第1/3页)

    “倭寇之所谓维新,也不过20余年而以”,张佩纶似乎还没有从刚刚的震惊中走出来,“我大清的洋务,自咸丰十一年的统计全局折起,迄今已有30年光阴,如何竟会被日本一个蕞尔小国超越于前,几近望尘莫及”

    任令羽静静的看着满面苦痛之色的张佩纶,却丝毫找不到开解他的理由即便是在原本所在的那个时空,许多国人不还是将甲午之败归结为时运不济,而非国力不及么似乎只要换几个军机大臣,将战争拖延几天,日本自己就会因财政崩溃而不战自败

    自欺欺人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须知国家之比较,除了大小之别外,还有强弱之分甲午战时,日本强而我中国弱,故敌胜而我败,战争的胜负,原本就是这么简单

    “幼樵兄,倭寇之自强,看似始于同治年间,但若要究其根本,可要上溯至乾隆年间了。”,搜肠刮肚了半天,任令羽才终于憋出了这么一句话即便现在我还见不到李鸿章,但通过他这个首席智囊之口,让老李能更清楚一些日本今日的情势,也算聊胜于无吧

    “乾隆年间”,张佩纶惊讶的抬起了头,“那岂不是近200年之前”

    “正是如此。”,任令羽先是打了个酒嗝,而后才用力点了点头至甲午战争时,日本人的明治维新的确只搞了26年,可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知识界的学术和舆论准备乃至“西南四强藩”的“兰学”实践已经进行了200余年

    没错,从1603年开始,德川幕府连续五次发布“锁国令”,从此日本对世界垂下了“锁国”帷幕长达二百余年但日本人对西洋却是“锁而不死”德川幕府在“锁国”的厚重帷幕中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缝隙允许长崎作为一个通航的港口来与中国和荷兰的商人交往,而日本国内的西方学派“兰学”的学者们就是透过这样一条小小的缝隙来如饥似渴的汲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早在1744年,以前野良泽和杉田玄白将人体解剖学著作解体新书翻译成日文为标志,“兰学”在日本正式形成。到19世纪初,日本已经有了一批开始尝试在日本推行西方社会制度的“兰学家”,而诸如萨摩、长洲等强藩已经开始着手编练西式军队,设立炼铁所等西式工厂

    而到了1854年的美国海军少将佩里率军入侵日本的“黑船事件”后,就连当初最为排斥西方的德川幕府都开始进行西式革新,就在1854年,德川幕府在第一任美国驻日公使哈里斯的指导下,进行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的大范围改革。如设立讲武所,以教习西方军事学术;并在1862年开始推行全面的军事改革,开始向荷兰派遣海军留学生,除学习海军外还涉及西方之政治、医学的诸多方面,而此时中国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中的许多人甚至还没有出生

    即便幕府已经如此举措,在长州、萨摩等一干早就在“兰学”中尝到了甜头的各地强藩看来,幕府的开化步伐范围还是太窄,步子还是太慢在与幕府之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