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 帝师 上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十七 帝师 上 (第3/3页)

人颇为相似的“珍主”起了些别样的心思太后早就放出话来,一朝颐和园工程完工,她便将自此不问世事,专在园子里颐养天年

    翁同龢又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文廷式自己这个弟子今年已是三十五岁,但却是去年才高中殿试榜眼,但在此之前,这位生性狂放傲物的文人则是长叙家里的西席,专为长叙的两个女儿授业。而文廷式也正是靠这根裙带才经由皇帝提醒时任主考的翁同龢简拔而出,并由天子钦点为了光绪十六年的殿试榜眼

    文廷式、国戚、珍嫔如此看似互不相干的一干字眼在翁同龢脑中飞快地窜在了一起,最后一起构成了一种恐怖的可能

    文廷式仍在安静的品茶,心中却已是成竹在胸

    当数日前志锐找他一起谋划此事时,他在惊骇之余却也隐隐的生出了一丝兴奋

    志锐是国戚,而他文廷式则也是皇帝钦点的天子门生,一言以蔽之,自打去年殿试高中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和养心殿里那位九五之尊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可当今的皇帝,还算不上是真天子

    虽然志锐一直在此计谋的出处上闪烁其辞,但文廷式却确信,能想出这般以修园工而使太后得以颐养天年,皇帝得以执掌权柄的“两全之计”的,似乎也只有那么一位了

    只不过,修园子,就得拿银子而既然涉及到了银子,那自然就绕不开自己的这位恩师了

    造访翁府之前,文廷式已经与志锐反复谋划过此事,与此事上已有定论像这种弄钱的花样,最要紧的就是找题目,有了好题目,把眼前这位“师傅”说动了心,只须他点一点头,便不愁没有好文章

    翁师傅同治四年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穆宗皇帝,十年之后,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当今,别的读书人最高的境界不过是殿试高中而为天子门生,但他翁师傅却有两个门生是天子即便是当今太后,见了他也要称一声“师傅”而不名,有了这一层关系,再加上一个户部尚书的身份,只要翁师傅肯动动笔,那此事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至于关键的“题目”当年自己这位老师的哥哥翁同书因误保苗沛霖而致省府沦陷,被朝廷锁拿进京,其时当朝的太后原本是存了个保全的心思,却没料到被时为湘军大帅的曾国藩以一纸名动天下的参翁同书片顷刻间便将朝廷逼到了必须将翁同书从严惩治的境地

    而那片因此而得名“天下第一折”的奏片,却正是出自时为曾国藩铁幕的李鸿章之手

    更何况,自己的这位恩师虽九年前就已入值军机,但毕竟也只是走到了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的“入阁拜相”中的“拜相”这一步,而更为尊崇的“入阁”却随着他在“甲申易枢”中的罢相而变得遥遥无期

    可只要做成了这件事,休说一个“三殿三阁”,怕是连那个只有杜文正公才得享的“太师大学士”也都未必是遥不可及了吧

    以老师的阅历,如此一举数得的事情,自然不会不晓得如何取舍

    今日3更之第一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