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五十一 衣钵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节五十一 衣钵 (第3/3页)

他李中堂自己关系异常密切的张大人主持南洋,那在沈葆桢去世后已经龃龉渐生的南北洋就可以重归一体,甚至彻底打破南北分届,合南北洋于一体,完全置于他李鸿章的控制之下

    而在由张佩纶这个他一直青眼有加的后辈协助他李中堂完成南北洋军事指挥权的统一后,他李鸿章便可正式将张佩纶视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即便若干年后他李中堂辞官归老,也可将这个已经形成的局面移交给张佩纶,

    “甲申年的事,也怪不得你”,李鸿章一声苦笑,“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是可惜了那大好局面啊”

    由张佩纶接掌南北洋,进而接班自己的这一套设计,与当初曾国藩帮助他李鸿章建立淮军,然后以淮军代替湘军,找到替手后急流勇退的做法既一脉相承,甚至还青出于蓝

    和当年初办团练就有“土匪翰林”的李鸿章不同,张佩纶清流干将出身,由他接任自己的位置,既能实现南北两大洋务派系的事实统一,也可以使慈禧太后精心谋划的扶持守旧派官僚为主的南北清流以钳制东南督抚的局面彻底破产加之张佩纶与慈禧太后精心栽培的张之洞等人素来私交良好,与“北清流”领袖李鸿藻又有师生之谊,如此,只要张佩纶能在洋务领袖的位置上坐稳,便有可能实现同治初年兴办洋务以来,第一次由洋务派官员主持朝政的局面

    而若能形成此等局面,那他李中堂在同治十三年的筹议海防折里所规划的改科举、设西洋学校,开办矿山,兴办西式企业等一干真正能改变国家格局的变法之策便有了真正实施的可能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且无论变法与和戎,都须持久而若要持久,就必须能在中枢地方形成完全支持上面那八字兴国策略的人事布局

    只可惜,为山九仞,却终究功亏一篑

    张佩纶突然起身离座,向李鸿章长揖到地,深施一礼,而李鸿章则在椅子上不动如山,坦然受了他这一礼。

    “岳父,中堂”,张佩纶罕有的公私两处称呼用到了一起,他表情凝重的道:“中堂大人知遇之恩,岳父大人救难之义,学生有生之年,断不敢忘”

    “只是学生如今已是劫后余生,除在幕中为中堂大人稍作谋划外,却也再难多做一二”,张佩纶目中一黯,旋即又放出光来:“且如今之情势险恶,较甲申之时尤有过之日本之羽翼已成,俄罗斯亦有鲸吞之心,中枢鉴园归养兴献去世”

    “当此危急之际,更需破除成法,拔擢人才为江山社稷计,亦为中堂大人百年荣辱计,学生恳请中堂大人,破除成见,大用任治明”

    李鸿章又沉默了,在张佩纶的灼灼注视下,良久,他才幽幽的道:“幼樵,非我心中对治明存了成见,若当真如此,老夫也不会将他纳入门墙只是”

    “此子之心计实在太深别的且不论”,李鸿章冷冷的望向张佩纶,“就说他近日这个联吴制楚,结外邦以自固的主意,幼樵,你以为他当真只是为我北洋谋划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