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三 补天裂 节十七 投名状 上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卷三 补天裂 节十七 投名状 上 (第1/3页)

    今日二更之第一更。努力恢复加快更新in。呼叫月票in

    “在下平日里与老师谈论洋务事宜时。亦曾说起过这壬午兵变”。任令羽容色雯和的侃侃而谈。“老师亦曾说季直兄所献的善后六策。实为老成谋国之言”

    “哦”。张謇目光一闪。旋即又转为浓浓的讥讽

    “在下还是第一次听闻李中堂对在下的善后六策还有如此考语。”。他抬眼望向任令羽。眼中的鄙夷更浓:“原来中堂大人对于在下的安抚三韩之策除了那多事二字之外。还有这样的赞许”

    任令羽淡淡一笑。对张謇明显形之于外的讽刺与不予置信完全不以为忤。

    当年壬午兵变。张謇经吴长庆向清廷献善后六策。其中所举的或将朝鲜直接吞并为中国一行省。或直接大举驻军以全面控制之等策略。对于抑制日本经由朝鲜半岛向大陆进军的战略谋划。的确有釜底抽薪之效

    只可惜。他献策的对象。乃是清廷

    “当年收到京师转发而来的有关善后六策的邸报后。中堂大人在给朝廷的回奏中的确用了多事二字。”。任令羽容色平和的侃侃而谈李鸿章以“多事”二字为由拒纳张謇之策早已是有了定论的公案。对此他也不打算多加置喙。

    要说服一个人。除了直抒胸臆之外。有时候还可以旁敲侧击。

    “这是早已人尽皆知的事。只不过”。任令羽微微一笑。略顿了下后继续道:“怕有些话。是张兄所不知道的。”

    张謇脸上神色不变。只是微微蹙了下眉头。略略透出了他心中的好奇。

    “中堂大人曾对在下言道知易行难。”。任令羽目光炯炯的望向张謇。“说此四字正好用来评点张兄的善后六策

    他话音未落。对面的张謇已有了反应他的嘴角微微抽动。眼中也透出了些许怒意。

    “张兄稍安勿躁。且听任某把话说完。”。任令羽将手虚按了下。这才继续道:“中堂大人曾说。善后六策皆为良策。只不过”

    “若要化朝鲜为我中华之郡县。他无此权若要驻重兵于朝鲜。他则无此力张兄彼时就在吴筱轩军门幕府之中。于我北洋水陆二师当时的兵力。想必张兄心中自然也该有笔帐。”

    “张兄的六策皆为良谋。”。任令羽满面诚恳的望向已露出深思之色的张謇。“中堂大人不纳而用之。实在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张謇脸上的神色一时间显的颇为复杂。遗憾、失落、感慨一时间百味杂陈。过了片刻。他才长长的吁了口气。说道:“都是快十年前的事了。难的中堂大人和任大人都还记的不过”

    他神色庄重的向任令羽拱了拱手:“张某此时已入翁师傅门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任大人的知遇。在下也只有心领了。”

    “惟祝任大人此行能当真购的几艘上好兵船来。即可壮我海军。又能助任大人一路青云。”。他的话语颇为诚挚。目光中也透出浓浓的真诚。

    “多谢季直兄。待在下归国。自然还是要拜访的。只希望到时季直兄不要闭门谢客才好。”。任令羽也颇为正式的拱手回礼。

    “那自然不会。”。张謇也淡淡一笑。“张某虽没有什么余才。但一桌薄宴还是摆的起的若任大人当真来访。张某自当倒履相迎。”

    “那便说定了。”。任令羽笑的很开心。

    对于张謇此时的划清界限。早已在他意料之中此人这时对翁同辈还尚存幻想。为人又是个认死理不认活人的。若能指望区区一席话就能让他改换门庭重归北洋。那也未免太痴心妄想了

    不过。只要他言语间还给彼此都留了余的。那将来就还有机会

    连老人家都说过“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样的人才。自己自然要多加留意才行别的且不论。单单张謇在甲午之后肯痛定思痛以求实业救国这一条。就足以让他任令羽使尽全力来把他揽入幕中。

    十余日后。“伊拉底瓦”号客轮

    焰腾腾一轮白日射在“伊拉底瓦”号客轮的后甲板上。把个柚木甲板晒的是焦热滚烫。一脚踏上去直灼的人心里发紧。原本是船上最热闹去处的后甲板也因此而显的人丁寥落。只有一个长衫男子带着一个一身短打的长随。正站在一顶遮阳伞下奋笔疾书。

    当任令羽与严复一起带着张景星走到后甲板上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景象。

    “文大人。”。见写字的那个男子丝毫没有主动先打招呼的意思。任令羽微微一笑。便先对着那中年男子拱起了手。

    那中年男子握笔的手微微的瑟缩了下。一双已略显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