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三 补天裂 节十七 投名状 上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卷三 补天裂 节十七 投名状 上 (第2/3页)

浊的眼中也悄然闪过一丝惊惶面对一个曾当众殴打过自己。且还放出过今后还要“见一次打一次”的暴徒。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任大人、严大人”。文廷式颇为矜持的放下笔。只向任令羽和严复略拱了下手。便权作招呼了。

    “没看到两位大人过来。未曾远迎。还请二位大人见谅。”。他言不由衷的道。

    “文大人客气了。”。任令羽仍是那副笑容可掬模样。“你我此番有缘同行。也算是相交一场。又何必如此拘谨呢”

    他们自天津出发已经有十几天了。期间还在上海换了次船。如今更是已经搭乘这“伊拉底瓦”号驶到了公海之上。而在这十几日中。文廷式几乎每日都带着长随在自家的舱室内闭门读书。算起来。这还是自上海换乘以来。任令羽与他的第一次见面。

    “谢任大人抬爱”。文廷式干巴巴的道。他今日明显是刻意修饰过。一身靛青葛纱袍拾掇的干干净净。在腰间系一条玄色带子。一条梳的一丝不乱大辫子又粗又长。随便搭在肩上。看上去颇为精干利落。只略显灰败的脸色。稍微有些破相。

    “任大人是在下的上官。礼敬同僚。这个道理文某还是懂的。”。文廷式继续道。

    “那是。那是”。任令羽一边信口应着一边走到了文廷式面前。他低下头微微打量了下文廷式刚刚写好的那幅字。明知故问道:“文兄在练字”

    “回任大人。正是。”。文廷式壁垒森严。守足了下级的本分。“哦”。任令羽微微点头。随即突的一笑。说道:“久闻文大人乃是翁师傅的高足。那这字自然就是好的。只是不知”

    他笑的憨态可掬。仿佛像个全然无害的孩子:“不知能否请文大人写幅字给在下”

    文廷式明显一愣。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龚九”。他回头招呼了下那个贴身长随。“替我铺纸磨墨。”

    “不知任大人想要个什么字”。一时间。文廷式竟生出了几分卧薪尝胆之感。

    “不是给我的。”。任令羽微微一笑。“在下的字太差。故而想请文大人替在下给一位故去的老人写幅挽联。唐突了。还请文大人见谅。”

    “嗯”。文廷式用力压下因为视作是代写挽联的小贩的愤怒与失落感。尽力压制住情绪:“不知是哪位老人家”

    “文大人一定知道此人。”。任令羽微微一笑。“便是郭筠仙公。”

    文廷式立时握紧了笔。若不是脑中一丝清明尚存。他险些就把这笔冲着任令羽的脸直接丢了过去最早参劾郭嵩焘不应享死后哀荣的便是他文廷式。而如今任令羽竟然要他给郭嵩焘写挽联

    士可杀不可辱啊

    一旁的严复神色不动。只用一双冷冰冰的眼盯紧了文廷式。“也好”。文廷式脑中突然如电光火石般的闪过一个念头。随即便冲任令羽笑道:“那在下便为郭嵩焘写副挽联吧。”

    话音未落。他已经执起笔。在那雪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起来。而随着那宣纸上的字符的渐渐增多。一旁的严复竟是目眦欲裂

    “文廷式”。严复一声怒喝。挺身便向文廷式走去。却被任令羽一把拉住了。他的手直如铁钳。竟生生的把严复钉在了原处。

    “稍安勿躁。”。任令羽小声道。他知道严复为何愤怒。实际上。即便是他任令羽看到文廷式所书的这幅挽联后。也觉的气血上涌。险些不能自己。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文廷式自幼习的乃是怀素狂草体。此时一笔草书一气呵成。望之宛如龙蛇游舞鬼魅相斗。却也当真称的上的是一笔难的的好字。

    “此联文字。俱有出处。”。文廷式阴沉沉一笑。说道:“这上联乃分别来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和孟子。告子下中的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至于这下联么”。文廷式右手成拳。用关节轻轻敲了敲那下联。兀自冷笑道:“乃是由论语。先进中的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论语。微子中的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相联而成怎样”

    他满面不屑之色的望着任令羽:“此联用于郭嵩焘那般汉奸。正可谓恰如其分即便是送给足下”。文廷式略顿了下。冷笑道:“却也称的上是贴切了”

    “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