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式火枪 (第1/3页)
项玉对于这个时代所使用的火药还是不太满意,明朝这时候的火药主要是硝石和木炭,占得比值大概是1:3,项玉记得化学课上的火药的比值是一硝二硫三木炭,这些东西中医的药材里面都有,项玉让人去购置了一些回来,然后研磨成细粉,混合在一起,这种比例制成的火药便是早期的**了,它比中国传统的火药威力要稍稍大上一些,火药爆炸的原理就在于点火之后火药的主要成分燃烧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空气,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五百五十毫升的现代矿泉水瓶子装满了火药,那么点燃之后它可以产生多少空气呢?大概会产生1732500升的空气,这么大的压力之下,空气受热会迅速膨胀向外爆炸,从而带来巨大的威力,实际上爆炸的并不是火药,而是空气(我把化学式写在这里,有兴趣的自己算算看,2KNO3+3C+S=K2S+N2+3CO2)。
之所以**比传统的火药威力大就在于加硫磺之后化学反应的更彻底,产生的空气更多,所以威力也大一些,因为加了硫的缘故,爆炸后有硫化钾的产生,这是一种黑色的固体,爆炸时飘散在空气中看上去就是一团黑烟,所以被称之为**。
项玉在工匠们的帮助下试做了一些,然后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这一次爆炸的威力果然要大上许多,项玉自己也很满意,这个时候很多工业都跟不上,或者说基础太过于薄弱,后世的**甚至硝化纤维、**等待威力更大的火药这个时候都没办法生产出来,因为这个时代的化学跟不上。
由于只是在原来的配方中增添了一小部分的硫磺,所以军队的开支并没有很大的负担,基本上能够负担得起,但是上面是按人数拨付的军费,这样下来项玉很难自己扩充军队,虽然他可以像其他明军将领那样直接到四处村庄强行抓壮丁充军,但是这样并不是他所希望的,并不是因为他怀着什么仁慈之心,而是这样募集来的军队不能打硬仗,遇到强敌往往自己就率先乱了,临阵逃跑的大多是拉来的壮丁,这也是为什么郑成功北伐看上去军势极大,却没有多大的进展的原因(郑成功的军纪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很差,曾多次纵容手下士兵烧杀抢掠),这些军队后来也大多成了清军的俘虏,又被清军编入了自己的军队中,康熙十二年(1673年)时,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番作乱,清军南方多是以前汉人降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