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荷兰人的援军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五十一章 荷兰人的援军 (第3/3页)

多开垦荒地,用以吸引福建浙江、广东一带的流民和当地人到台湾来定居,以补充兵源和税收。

    林骥的眼光看的十分长远,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明军的困局,更是指出了人口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郑成功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他急于解决金门岛的战局就是想在战事结束之后着手处理此事,派人督办吸引和转移大陆人口到台湾岛上的事。

    可是眼下荷兰人的援军即将到来,这一设想只能暂时延后,不得不等到击败荷兰援军再说。

    荷兰人的援军由十二艘战船,三艘补给货船,两艘运兵船组成,一共有一千七百余人,其中陆军有九百八十人,荷兰人的出兵规模比郑成功预想的要大得多,他了解巴达维亚的情况,认为荷兰人不可能派出超过一千人的增援部队,但是不知为何,荷兰人这次的援军看上去像是巴达维亚的海军倾巢而出,陆军也出动了不少。

    荷兰人用了二十多天才航行到了福建一带的外海,他们在休整了两三天之后驶向台湾,明军这个时候也早已做好了战争前的所有准备,水军将士全部登船准备好出征,士兵们将大量的火炮弹药搬运上船,明军将荷兰人在赤嵌城和热兰遮城的城墙上面的几十门火炮全部拆卸下来放到了大型战船上面,这种火炮要比明军之前的水军战船所用的火炮要重一些,火力和射程都要强上许多,明军经过了之前的大海湾海战之后认识到了自己战船与荷兰人的差距主要在于水兵的战术素养和火炮的威力上面,荷兰人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给明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湾岛上的明军水军这时候有三十余艘大型战船,六十多艘小型船只,可用的战船数量接近一百艘,但是明军的战船质量不高,大船多是福船,适航性不错抗风浪能力很强,但是转向和加速性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的鱼形船,加上双方使用的船帆都大不相同,因此在海上荷兰人的船能够更快的速度和更加优良的加速度进入和脱离战场。

    在这个还是前装火炮时代,火炮的射速十分缓慢,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战舰被敌军火炮击中的危险越低,生存能力越强,大海湾海战中明军被荷兰人的战船击伤的众多,只依靠火炮和战舰的数量这才打败了荷兰人的海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