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五十四章 清廷的封锁(一)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两百五十四章 清廷的封锁(一) (第1/3页)

        在进讨中华军的战斗之中,清廷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水师舰队全军覆灭,这使得朝堂之上的争端更加严重了,满清是从战争之中走出来的,这个时候还不是女人当家,所以血性还在,他们商讨和争论的自然不是怎么割地赔款,而是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来自海上的挑战。

    这里面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一满清大臣为代表,他们不善于水战,因此对于来自海上的敌人有一种天生的恐惧,因此主张在各地修建要塞和炮台,以拱卫各地的安全,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鳌拜。

    还有一派是以降清汉人为主的,包括范文程在内的众多大臣,他们相对于满人来说,见识更广,认识更深,知道想要确保海防的稳定不能一味的只是消极防守,他们拿出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一带明军的对策来反驳这些满清权贵,认为想要稳固海防必须要兼顾陆地要塞的建设和海军的建设,认为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才能缓解来自海上的压力,不然的话将会被拥有强大海军的敌军牵扯,主动权全部丧失,只能沦为被动应战,这样一来是不可能防守得了的。

    从后世的观点来看,这两派之间,显然是汉人大臣们的观点更加正确,而根据后世马汉的海权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之伴随的必然是一支强大的海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满清时期虽然国土面积大增,幅员辽阔,人口繁多,经济占世界比重也很大,但是实在是算不上是一个强国。

    但是这些从马背上成长起来的人,显然是不太重视这样的正确观点的,他们只认可战马和弯弓,对于汉人的东西也只是对火炮比较感兴趣,对别的都是一副瞧不起的样子:你们既然这么牛逼,那有为什么会被我们十几万人给打垮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汉人大臣也毫无办法,毕竟这个时候是满人当权,不受重视是理所应当的。

    清廷最后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