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三章 去而复还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九十三章 去而复还 (第2/3页)

清朝可就是真的回天乏力了。

    不过眼下的局面实在是太难处理了,这个时候还好祁口镇的中华军并没有大局占领周围州府的打算,这至少表明他们确实是因为兵力不足不想将自己的战线拉得太长,可是如果等到他们的援军到了,或者说中华军的主力部队悄悄的从海上乘船来到了直隶,那么岂不是直接绕过了南方的鳌拜大军的防线,直接就能对北京城发动进攻了?

    这样的想法自己能够想到,对方的主将绝对是也能想到的。所以,康熙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那就是对方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兵。

    而他目前的依仗就是要等蒙古的军队以及东北的军队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北京,要是清廷的军队能够在中华军的援军之前抵达,那么只需要将祁口的这一万人赶走,就能缓解北京城的压力,就算是不能赶在中华军的援军之前抵达,只要他们能够及时赶到。北京城的防守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五月初,从关外和蒙古的十万军队终于抵达了北京城,这些军队都是骑兵,十万人的骑兵在城外一站,给人带来的视觉震撼远不是相同数量甚至是几倍数量的步兵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手中有了这十万骑兵之后。康熙皇帝的心中终于是放下来了,他片刻也等不了,在援军抵达之后的第二天,就亲帅着十万大军抵达了天津,准备对盘踞在祁口的中华军发动进攻。

    而事实上项玉不是没有想过向祁口部署更多的军队,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要是维持更多的军队的话,对海上的补给要求就会很高,不仅是粮食物资,武器弹药大量需要,而这个时候除了老旧的木质帆船之外,新式的战舰需要配合南京和长江一带的战事,而且这种不是专门设计为运输任务的战舰的运载能力也不强,用他们来搞运输确实有diǎn不太适合,而木质的帆船即便是从最近的崇明岛出发,依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往返一次,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因此,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中华军并不需要一定坚守下去,放弃祁口镇也没多大的问题,而且凭借着中华军的强大海军实力,随便在任何一个地方拿下一个海边小城是很简单的。

    所以等到清军劳师动众的从天津出兵,抵达祁口之后,这才知道了中华军已经撤军了。

    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认为是自己的天威吓跑了敌军,既然敌军已经跑了,那就将敌军修建的那些东西全都摧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