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去而复还 (第3/3页)
,然后咱就班师回朝吧,毕竟十万骑兵的粮草消耗数量太大,朝廷很有diǎn吃不消。
可是等他们刚刚返回天津,还不等他们回到北京城,中华军又从海上回来了,再一次的拿下了祁口镇,尽管镇上的很多防御设施都被清军破坏了,但是中华军丝毫不以为意,继续修建,对于中华军而言,这些东西无非就是他们作战训练之中的土木工事而已,反正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这一下子康熙皇帝大怒,哪有这样打仗的,这岂不是耍赖吗?这个时候还没有游击战这种战术,十六字方针更是没有出现,像中华军的这种战法确实是极少见的。
康熙帝气冲冲的带着他的大军再一次返回到了祁口镇,中华军问讯再一次选择了撤退,还是只留下了一座空城给清军,康熙不想在这里驻军,因为很难守住,可是他也不想继续被中华军牵制,于是下令干脆一把火将祁口镇烧掉算了。
可怜一个有两千多户百姓的小镇,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
不过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清军一走,中华军又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选择了在祁口镇更南边的海丰镇落脚,当地只有几十名府兵,见到中华军到来吓得立刻逃走,中华军在此夺下了一个海边的据diǎn。
康熙皇帝十分聪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华军的意图,对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海上优势,选择任意的一个地方登陆,而自己则必须被动的迎敌,要是派去的军队人数少了,对方能够轻易的对付掉,要是派去的军队多了,对方眼看不敌还能迅速的撤退,这让自己很难处理他们,可是如果放任他们不管的话,敌军很有可能控制住这个据diǎn,然后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军队前来,这样的话将来就会尾大不掉。
康熙早先虽然支持海军的建设,甚至不惜投入巨资,但是他却始终不知道海军的用途有多广,直到这个时候被中华军的海军牵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清军的海防措施是修建大量的炮台,但是除掉一些关键的位置之外,这种耗时耗力且造价昂贵的防御性设施,远不能应付来自海上敌人的威胁。
康熙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能够度过眼前这一个难关,他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国家的海疆,并且还要将这一diǎn写进对后代的教导之中,让后代也牢牢记住,不能忘记。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