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忘年之交 (第2/3页)
的兴办则还要早得多,其实早已不再缺乏一般水平(到中国来冒险的西方人当中很少有真正的技术专家,否则他们在本国就可以混得很好,又何必来东方冒险?)的技术人才,腾出那么多位子后还能多安排几个还在待业的水师学堂毕业生。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严复,虽然此时的他已经辞去了天津水师学堂总办一职,但对于那些昔日的弟子仍然十分关心。
因为一直得不到李鸿章的重用,严复早就有了辞官的念头,但因为始终没想好自己辞官之后该干什么,历史上严复迟迟都没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而在这个时空,严复遇到了李晖,随着这一年多来的相处,一向心高气傲的严复终于完全被李晖的远见卓识与奇思妙想所折服,而李晖也很钦佩严复广博精深的学问和不耻下问的好学态度,而同样的忧国忧民之心更是产生了共鸣,两人因此成为了忘年交。
有了这样的关系之后,李晖跟严复更是无话不谈,甚至就他连对李鸿章的不满也不再掩饰,其中他对于教育问题的看法立即就引起了严复的共鸣
虽然李晖知道背后议论不好,但一年来他对李鸿章的功利短视和谨小慎微已经忍无可忍,不找个人说出来实在是受不了,“洋务运动搞了这么多年,但中国跟西方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特别是李中堂主持洋务以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问题是出在对教育的态度上,西方列强之所强大,无非是依靠着先进的武器、发达的工业和优秀的体制与国民素质,其中无论是哪一样,都离不开近代教育。当年普法战争之所以最后普军大获全胜,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当时的普鲁士拥有更加优越的国民教育体系,基层官兵的素质明显比法国人高出一筹。日本人以德国为师,首先学到的就是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这二十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