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同主义(中) (第2/3页)
在李晖这个未来人看来,其中除了“非乐”思想有些过于极端(其实在墨子那会儿倒是合情合理的,当时主流的音乐是编钟之类的‘高雅’器乐,消耗的人财物力太多,却只能让上层享受。)之外,其他的部分都是完全可以采纳并且应当大力提倡的。
如果新中国还像现在的满清贵族一样奢侈浪费,已经被西方拉开了几百年差距的华夏如何能够尽快拉近这个距离?
至少在新中国起步的阶段,举国上下一起过二三十年苦日子是免不了的,而墨家简化礼仪的观点则更让一向都很厌恶繁文缛节的李晖由衷支持
墨家思想中最有名的一个口号应该是反对不义之战的“非攻”,考虑到现在才是十九世纪末,中国将来还有对外扩张获取更大生存空间的机会,李晖一度想过将其摈弃。但随着他对墨家思想的理解进一步深入,李晖发现自己对“非攻”的涵义存有很大的误解。
原来,墨子提出的“非攻”并非像近现代西方的和平主义那样是简单的反战,而只是单单针对不义的战争,至于“不义”的标准,却是对国内的平民百姓无益。
比如历史上墨子止楚攻宋时对楚王说,“楚国地广人稀,连自己的土地都还没有充分开发,就算获得了宋国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处呢?”,这段话中隐含的意思如果反过来引申,就可以得出一个可能很多人都会深感意外的结论——“如果一个国家人多地少,本身的土地不够养活国民,那么该国以获取土地为动机向外扩张的话,在墨子看来是可以理解的”
这对中国来说刚好适用,因为中国的人口密度极大,口粮问题始终威胁着这片土地上的亿万民众,所以“非攻”并不会对未来中国的对外扩张造成太大妨碍。
而对于那些侵略中国的西方列强,由于他们大都是以直接或间接地掠夺财富为目的,其中唯一一个更热衷于喜欢扩张领土的恶邻沙俄又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