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李大郎的一天  修炼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七章 李大郎的一天 (第1/3页)

    “李家大郎。这么早就准备出来赶工了。”一个老婆子麻利的把五个又白又大的馒头装好以及一碗稀粥倒入李大郎递来竹筒里。

    掏出十六文钱递给老婆子,李大郎憨厚笑着点点头,接过油纸包就快速往家赶,可惜这居庸关物价比从前还是贵上不少,一个馒头如果是在前些年县城买可只要一文钱,不过听说中原的物价比居庸关可还要贵上不少。

    李大郎本是酒泉郡人,因起义军之乱而不得不成为流民带着老婆孩子随着来到居庸关。战乱更是带走了年迈父母以及二弟的性命。

    回到居屋坊,也就是从前的难民营,自成马衡掌管居庸关以来,李大郎一家的日子才渐渐安稳下来,回到马衡下令所造房屋,这整个居屋坊所有平房都一模一样,按照那小吏所言,这是主公所谓的标准化,而李大郎对于标准化也不陌生,凭着一手早年所学木工活,李大郎也是成为了一名初级木匠,而他工作的地方就是替大军造弩。什么标准化,流水线生产都是天天要接触的,按照上官所言,就是任何一把弩拆了都可以换在另一把弩上使用,弩的规格,弩箭的长短都有明文规定,不许有一丝偏差,甚至每个零件上面都刻有所造之人的名字,以及检测人员的名字,有问题就直接凭名问罪。

    这种种规定也算不上超凡脱俗,不过是把秦朝一统的车同轨,书同文应用在方方面面罢了。

    回到自己家门,各家都有门牌号以作区别,李大郎自然不会弄错。自家婆娘还在睡梦中,自从官府无偿借贷了一台新式织绫机给自家后,往往自家婆娘会织绫到深夜,这居庸关的蜡烛倒是不贵,不过一文钱,并且这据说用妖兽油脂所造的蜡烛,燃烧的光亮不仅明亮,燃烧时间也比普通蜡烛要多上数倍不止的时间。

    招呼自己一对儿女过来吃早餐,让儿女声响别吵到熟睡中的母亲,望着自己二儿子和小女儿狼吞虎咽的模样,李大郎欣慰一笑,当了十多年的农民,来到这居庸关才发现居然无地可种,幸好不久将军大人就颁布了招工的命令,仗着早年所学,李大郎和弟弟三郎壮着胆子上前询问,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李大郎发现不种地自己的收入反而高上不少,自从去年评上初级木匠以后,工资,据说是将军大人所说工资,也就是以前的薪水,更是又翻了一倍有余。反而存了一笔钱。李大郎也是一直想拿这笔存钱去买地,有地心里才踏实,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