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李大郎的一天 (第2/3页)
这居庸关实在无地可买。
“阿爸,我们上学去了。”说话间,二儿子就带着年幼的小女儿飞奔出去。
“小心点,照顾好妹妹,要听师长的话。”腰挎母亲亲手所织书包的两小孩早已跑出屋,也不知听没听见。
将军大人倒是宅心仁厚,让所有年满五岁的小孩,无论男女都可免费入学。望着沉睡了婆娘,李大郎盘算盘算家里存钱,咬咬牙,最终下定了决心,自从自家瘦弱的大儿子觉醒术脉后,就搬去了军校居住,只有每个月才能回家休假两天,而在军校不但所有学费全免,食杂费也全免,每月还有补贴可拿,不过这修道耗费的钱财可无止境,为了这每月一颗的筑基丹,自家婆娘这一年可也是累坏了。李大郎下定了买一台新式织绫机的决心,虽然已经和自家婆娘商量的无数回,这官府所租借新式织绫机虽好,说是说无偿,每月可还是要上交不少织锦以作租借之用。
收拾好家里,李大郎随着携带一本小书,这考中级木匠,可不但需要手艺,还需要识字认字写字。为了自家大儿子,李大郎也是不得不中年开始学字了,老师就是自家二儿子,这小子学了几个字可牛气的不行。
出门关好房门,正好隔壁屋的三弟也出来了,兄弟二人一起出发去上工。李三郎脸上也带着满足的笑容,自家娘子也怀胎八月了,不知可否为自己生下一个大胖儿子。
沿着人行道,家家户户都差不多时间去上工,不时还和相熟之人打上几句招呼。
马道上还不时有人驾马而去,这居庸关规划的道路倒是井井有条,人有人道,马有马道。每隔多少里还必须设有垃圾站以及公共厕所。每屋门前还有排水渠,遇大雨也不怕被淹。别看这西凉每年雨水量不多,这一下就是大暴雨,往些年李大郎在县城时,一遇暴雨可就淹到膝盖乃至半身都是常有之事。不下雨那黄土地更是尘土飞扬,这水泥路确实不错。
沿着人行道一直直走,来到一十字路口,兄弟二人各自分道扬镳,一个要去商坊工作,三郎乃一运输行马夫,而大郎则要去工程营,这工程营不但守卫森严,据说里面有不少能工巧匠所研发的各种新式玩意,地处也偏僻,据说是不能扰民以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哪些什么造纸厂之类的更是已经搬到了城外。
不过两日,驾着日行千里良驹的马衡等人就来到了居庸关。
一年多时间,居庸关已经彻底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