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初尝权利的滋味 (第1/3页)
    第八十三章:初尝权利的滋味
    有了闫峰赐予的“尚方宝剑”,有了从于帅那里得来的5000万广告费,赵寒梅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开始整顿海岸犀欲打造一支强兵健将,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
    张宏斌创建海岸犀只是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和机遇,却没有好好利用。按照闫峰的指示,赵寒梅首先从人员整顿开始。
    海城日报社将海岸线从张宏斌手中接过时,共有工作人员22名,人员的分工很混乱,除了财务和办公室人员,就是方姗姗这个总监的位置。赵寒梅认为,既然要将海岸线规范整治,首先要将人员按照传统媒体的机制来配置。
    赵寒梅是海岸线的责任总,首先,她还需要一个副手,一个信得过的、能够帮助她分担重任的副手。
    赵寒梅早已有了心仪的人选——于娜荃。
    当初赵寒梅屡屡被人陷害,知道了要想在在海城日报社这个大染缸里存活下来,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圈子”。而这个圈子里,必须得是和自己一个心思的人。
    于娜荃,当初因为职位一直与李大伟不合,在赵寒梅升为早报时政部主任的时候,赵寒梅提名将于娜荃提为部门副主任。而于娜荃在报社经营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升迁,就是因为一直无人给她做提名。
    可以说,于娜荃从一线记者的行列中挣脱出来,有了一个副职的头衔,都是赵寒梅的功劳。
    她一直对赵寒梅心存感激,赵寒梅知道,如果此时再给她一个海岸线副总编的位置,荃姐无疑就是自己最好的帮手了。
    按照海城日报社的编制,海岸线副主编的位置相当于早报时政部主任的位置,等于是给于娜荃再升一级,且彻底摆脱了采访写稿的日子。有谁不愿意当官享受的?
    当赵寒梅找到于娜荃的时候,她欣然同意,并表示定会全力配合赵寒梅的工作。
    接着是办公室人员的配置。别小看了一个单位的办公室,这相当于是一个部门对外联系的窗口。张宏斌也深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他要保证自己能够时时掌握海岸线的人心动向,就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交给了自家的一个外甥女。
    办公室主任的位置有人这样形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为平时涉及到办公室里的事,小到一个插头开关、大到一个客户维系,往往都是办公室主任一人说了算。这样的位置,更需要心腹之人。
    赵寒梅在职场倍经锤炼,深知这样的位置可不是自己能够说了算的。闫峰虽说嘴上说给了自己无限的权利,但实际上领导说的话只能听一半,留一半,海岸线只要一日是海城日报社的财产就永远是闫峰一个人才能说了算。
    她将这个位置空了出来,等待闫峰给自己安排人选。
    不仅仅是办公室主任,赵寒梅准备将现有的全部财务人员全部解雇,聘用海城日报社的内部员工。虽然闫峰说,闫峰许诺给海岸线设立的财务部门,但并没有说,财务账目她赵寒梅可以随时过目。其实,赵寒梅不想对财务的事情有太多的干预。所有的财务人员最好都能由闫峰指派。
    不得不说,赵寒梅此时已经深谙职场之道了。
    赵寒梅知道海岸线的弱势就是没有专业的媒体人从事采访与写作,因此只能是东抄抄,西凑凑,总是转载网站热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经常被起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