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初尝权利的滋味 (第2/3页)
 她需要两到三名职业记者以及排版。这样的人自己是没有时间从头培养了,只能从现有的海城日报社从业人员中挑选。她拟了一份“招贤榜”,大体意思是为了促进海岸线快速发展,现从内部招贤纳才,凡是毛遂自荐宅皆被授予管理岗位,且待遇从优。
    她的“招贤榜”一出却立时招来了早报和日报的不满。
    这不明摆着挖墙脚吗?特别是海城日报的人,纷纷议论,你海岸线算个啥?就是个不入流的民间组织被正规兵给“招安”了。谁愿意从堂堂的党报转到这么一个媒体里干活?
    因此,议论的大有人在,真正问津的人却很少。
    但却总是有人要当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而这个人真的是很出乎赵寒梅的意料。
    吴四月,赵寒梅初进日报社中的舍友,海城早报娱乐版面的夜班。
    当初两人因为种种误会,吴四月没少给赵寒梅造言生事。可是几次交手之后,吴四月却看到了这个女人的不同之处——善忍、能干,关键是有一股敢闯敢拼的狠劲。
    她一直想讨好赵寒梅,却迟迟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的招贤榜,给吴四月带来了一线转机。吴四月知道,此时就是没有人带头,如果有人带头,恐怕想去海岸线的普通员工能排起长队。
    海城日报社员工上千,主任、总编的位置只有那么几个坑。要想升职,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没有人脉背景照样只能一辈子做个小虾米。
    海岸线应允只要去了就有管理岗位,这就是一个升职的机会啊。他们日报的人对此不屑一顾,可是有很多升职无望的人却是望穿秋水般的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啊。
    所以吴四月即是看中了这个升职的机会,更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与赵寒梅修好。一举两得的事情,就看赵寒梅赏不赏这个脸了。
    “赵总,我知道之前自己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让你受了不少的委屈,我也早就后悔了想和你说声对不起。你如果觉得我能够胜任海岸线里的位置,就让我先试试。行与不行,咱们都是痛快人,早点给我个答复。行吗?”吴四月态度诚恳的坐在赵寒梅宽大的办公室里,她仿佛是在等待最终审判般的等候着赵寒梅的回答。
    赵寒梅看出了吴四月的紧张与不安,她轻轻一笑,开口说道:“四月姐,我很感谢你能够成为第一个支持我工作的人。要知道,大家都在等着这第一个揭榜的人出现呢。你就不怕在海岸线的发展不如早报?”
    “呵呵,寒梅你喊我声姐,愧不敢当。”吴四月的回答也是条理清晰,不愧是多年从事媒体。她继续说:“第一,你年纪轻轻就坐上了海岸线责任总的位置,肯定有过人之处。跟着你这样的聪明人干,首先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第二,海岸线如果真的是传闻中那般不堪,咱们的闫社长又何必大费周折的将其收购呢?要知道,现在纸媒都在家裁人,哪有收购的道理?闫社长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为了这个理由,我也敢赌上一把;第三,也是我想投奔你的主要原因。我吴四月当了多少年的夜班,没有背景人脉,就永无出头之日。说句不好听的,我总是被安排当夜班,不也就是欺我背后无人吗?再说了,早报的娱乐版已经是一潭死水,根本不受领导重视,我总不能一辈子都当个夜班小。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因为这个工作,就连找对象都成问题。”
    吴四月掏心肺腑的一番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