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出纰漏了! (第1/3页)
    铁卜山没有想到海城日报社竟然浪费这么大的手笔,为替行政审批中心挽回不良形象,竟然动用了日报一版整版的版面。看来,这场阻击战中,民生晚报明显是落了下风的。
    这真是出乎铁卜山的意料了,没想到弹丸之地的海城竟然有赵寒梅这样的高手存在。也难怪,当初联众日报报业集团的决策层一致认为海城是块风水宝,现在看来,这是与人家这个海城日报社的社长经营有方分不开的。
    不过,他相信人群中有精英就有败类。他就不信赵寒梅刚上台这么几天,就能把整个报社打造成一块无坚不摧的铁板。既然这样,就找着那个弱点下手。
    王凯没有照着赵寒梅的要求将记者都给撒出去跑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结果让王凯捡了漏儿。铁卜山的原定计策中就有集中力量攻陷街道,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最好的新闻来源。可是自他来到海城之后发现,海城日报社中,就没有专门跑街道和居委会的记者。
    正是巧了,铁卜山带来的人中有一位特别善于与街道办事处打交道的记者,以前,在省城中,他就能和所有的街道办事处的主任达成一片,来自民间的很多消息、新闻,他都能第一时间都知道。
    铁卜山就让这位记者赶紧拿着自己省城新闻记者的证件,亲自去各个位于海城的街道办事处,建立联系,打下群众基础。
    于是,不到两个周的时间,这位记者已经能够将海城市内所有的街道办事处的主任给熟悉了一遍,建立了一个通讯群不说,更是借助街道的力量,再次深入到基层居委会,几乎是没有任何阻力的就得到了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
    通过居委会的联系,这位记者很快就摸清了每个居民小区的物业情况。
    很快,这位记者更是建立了一个qq群,号召街道居委会所管辖的居民小区,共同举办一个物业评选活动。民生晚报打出的系列报道口号是:让业主真正做主,选出您心中最好的物业。
    民生晚报此举有两重含义:一是通过走基层路线,先解决几家错误明显是在物业的小区的矛盾。这绝对是可以为自己在海城的发展打下深厚的群众路线奠定结实基础的。要知道,那些小区里已经退了休的大爷大娘们是最有时间的,只要他们觉得你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绝对能保证免费为你服务。
    第二层含义,也是民生晚报最为看中的。现代城市中的物业和业主本就是天生的对头,这都谁知道。这双方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收费与被收费的关系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民生晚报通过先给几家小区物业做负面曝光,震慑海城市内所有的小区物业,让他们自动找上门来,这样一来,想要广告投入,还不是简单的很?
    虽然民生晚报给自己打出来的旗号是“真正为海城的居民做主,让所有的物业都真正为民服务”。可是现代城市中的物业和业主本就是天生的对头,这都谁知道。这双方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收费与被收费的关系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很而且,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物业服务领域纠纷亦日趋增多,既有物业服务公司服务不专业、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业主认识上存在误区产生的问题。
    其实,原本民生晚报也没有真正想着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是想借助这则系列报道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也为后面的广告投入做打算。
    民生晚报的记者前期做好了各种调查与协调工作,铁卜山让他手下的那几个人都先暂停自己手中的工作,毫无保留的协助这位记者做一些后续工作。
    于是,就在民生晚报进驻海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则系列报道横空出世。在报道的开栏语上是这么写的:你家中遭遇过物业费与水费电费捆绑销售吗?你所居住的小区物业收费水平是否达到了管理要求?你知道单元电梯里的广告位是属于你自己的吗?自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为您解决小区里的烦心事,为您得到高品质和谐的生活不懈努力。如果您曾经遇到过这些烦心事,那就赶紧拨打我们的民生热线吧。电话号码:。
    可以想象,现在谁居住的居民小区没有这些烦恼?于是,民生晚报此栏一开,海城的老百姓是开了眼界。
    “民生晚报?没听说过啊。咱们海城不就是一份海城早报吗?”
    “什么?你家没有收到这份报纸吗?人家免费送的,就在社区居委会那,你直接去拿就可以了。”
    “乖乖,你快看,人家说要受理小区物业投诉的电话呢。赶紧的,就咱们这个小区物业一平方还收1。5元的物业费呢。一个周过来打扫一次电梯,我早就不想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