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出纰漏了! (第2/3页)
    “就是就是,可是你不交物业费,物业那就不让你交电费,你说咋办?我也是早就一肚子的火了。”
    “要不咱就先打电话试试,说不定人家真的能帮咱解决问题呢。要是真能给解决了这个物业的问题,我以后就改定这个晚报,不买早报了。你看那个早报上除了广告还是广告,哪里还有个新闻看?”
    ……。
    于是,这么一则贴近民生的新闻,几乎是一夜春风将民生晚报吹进了海城的千家万户。
    铁卜山手下的干将真是让人刮目。他用了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几乎将海城的主要居民小区的物业状况给摸了个清楚知道哪家小区的物业确实是不像话。
    开始的几篇报道,铁卜山就让记者丝毫不用顾及,下大力度曝光处理。几个小区物业纷纷被曝光。因为记者前期的调查扎实,物业公司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老百姓都看见了这些曝光小区物业收费不作为的报道,感觉真是大快人心,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份民生晚报真是真正的老百姓的报纸。
    最得实惠的还是民生晚报。
    他们不仅赢得了人心,更是在海城的知名度一炮打响,让大家都知道了海城现在还有这份报纸的存在。更为关键的是,其他的物业公司都纷纷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与民生晚报合作,其实就是愿意投放广告。
    而对于海城日报社来说,损失何止是损失了这些物业公司的广告收入,更严重的是失掉了民心。
    “哎,你知道吗,就那报社哈,不让人家民生晚报进咱们海城,到处都不让人家卖报纸呢。你说他们自己写不出好新闻来,咋还不让别人进来呢?”
    “就是就是,我家孩子他大舅就在公安局做新闻宣传,听他说,他们报社的领导都去找公安局的局长了,挑明了不让公安局的人接待民生晚报的记者,太过分了。”
    “哎哎哎,还有呢,你知道为什么这海城早报不让这民生晚报进咱们海城吗?就你们说的那些都是些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海城报社害怕这外报进来了抢他们的广告啊。我可是听说了就咱们这海城日报社收的广告费是最高的。”
    “唉,还真是,我上个月去挂失了个身份证,要了我800块钱呢,真黑啊。”
    “还有呢,你看人家这晚报的新闻都是和咱们老百姓有关的。你再看看那早报,没法看了简直,除了丈母娘看了女婿脸都红,就是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这让孩子们看了该怎么办啊?你说这种报纸到底是能不能再定了?”
    ……。
    很快,失了民心的论调在海城日报社的报纸零售业上提前显露了出来。发行部的经理发现,上一个月的报纸零售回收率达到了70%以上。这个数字简直太可怕了。
    还有,很多报亭纷纷抱怨,很多百姓过去买报纸的时候都会问一句:有没有民生晚报。报亭的人还以为这民生晚报也是海城日报社的报纸呢。
    消息就这样传到了赵寒梅那里,同时,早报老总王凯也收到了风声。
    得知此事的赵寒梅震怒。她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民生晚报此次取胜完全是走的民生路线,提前将居民会和街道办事处给拿下了。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事情的主要责任很快就找到了王凯的头上。
    赵寒梅将这几天民生晚报发的五篇系列报道摔在桌子上,冷声问道:“王总,关于民生晚报为何能够渗透到居委会,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
    要知道,她可是在民生晚报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行动时,就听取了日报记者小宋的建议,当着所有党委成员的面将这个任务布置给了王凯。王凯也是直接交代了手下的孙总和曲总具体负责。
    可是,现在不仅没有见到早报与居委会联系的效果,反倒是让海城的人都知道了民生晚报的存在,更可气的是,早报的声誉一落千丈。
    王凯自知理亏,也不敢与赵寒梅对峙,只是底气不足的说:“社长,这件事我会尽快去补救。”
    “补救?我想问一下王总,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当初为何要让今天的局面发生?还有,你说要补救,该怎么去补救?你有具体的方案吗?你知道人家民生晚报是怎么把报纸送到老百姓的手中吗?”
    “这个……。”王凯是被赵寒梅问的一问三不知。
    赵寒梅一看王凯的反应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拿着自己的话当回事。就连发行员都知道民生晚报的人将报纸直接就送到了海城日报社用户的报箱里。但凡是安排了记者去联系居委会了,他也不会不知道民生晚报是将报纸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