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发展实业(三) (第3/3页)
发展实体经济的路子是真的走不通了?”赵寒梅有些沮丧。她有满腔的热情无处释放,确实是件让人沮丧的事情。
    “实体经济是个路子,但是不能像你这样以牺牲报社大楼为基础。你可以在报社的状况稍微好点的时候再想这个大的计划该如何实施。”
    “呵,于大姐,人家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我自从当了这个社长以后,都觉得自己变得小家子气了。没办法啊,财务那每天都来喊穷,说这也要钱,那也得花,没有钱,我怎么将报社的境况给弄好啊?不裁员就是最好的了。算了,我还是再想想有没有好的办法吧。总之,报社总是像现在这样拖拉着不是个事,总是这么硬撑着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崩盘的。”
    说完,赵寒梅示意于娜荃可以离开了。
    又是一场不开性的谈话。
    而就在赵寒梅觉得自己的计划马上就要经营不下去了的时候,一则外地的纸媒刊登的广告,让海城日报社的人心里起了涟漪。
    海城早报成立之初,就是参照了远在南方的一家《东深晚报》的经营模式,无论是从新闻策划上还是从日常排版上,都是仿照了这家都是报纸敢标新立异的特点。
    可是,前不久,这家东深晚报在头版封面上做了这么一则惊天的广告:广告的上班部分为:不懂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个广告,廉洁圈,我们只是一家来自东深市西南区的自媒体
    《说明:我和楼下那位没啥关系》
    接着是头版报纸广告的下半部分:我也不懂为什么,见楼上打了广告我也想打一个,老虎自媒体联盟,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商,我们坚信“自媒体的来临也有他的道理”。
    《 补充:我们和楼上也没啥关系》
    在报纸的头版上,这两个“不懂为什么”,这种一唱一和的广告文案,竟然瞬间刷爆了朋友圈,被各个行业的人都玩坏了,他们说他们也不懂为什么。
    赵寒梅很是疑惑这种刊登广告的方式。自媒体,不是一直与传统媒体唱反调吗?怎么广告还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呢?这不是与虎谋皮吗?赵寒梅联系上了这家东深晚报的创意总编辑。结果这位同样也很年轻的总编辑是这样回答她的:
    自媒体在我们的报纸上投放的广告只是正常的商业广告,而自媒体选择在报纸投广告,或许是传媒生态变化的标志件。同时,这也印证了咱们的传统纸媒其白纸黑字的力量是永恒的,不可替代的。
    因为,主流媒体是绝大多数舆论事件主要的策源地,今天这个广告全网刷屏,并延伸出亚文化生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从整体上看,都市报纸的品牌、甚至是传统纸媒的品牌都在衰弱,而为何东深晚报的品牌却是在不断增长?这也是东深晚报近年的品牌美誉度和爆发能量不断积累的结果。
    打广告的自媒体的负责人,也这样对赵寒梅说:“你别看我现在是在做自媒体,可是我本身就来自于传统媒体,我个人认为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新媒体之间并不存在太多的对立与冲突,媒体间应该互相融合,而不是割裂对抗。”
    这家自媒体的负责人的话给了赵寒梅提醒: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圈定用户的平台改变了,本质上的过程都是从制作内容到圈定用户,传递思想,并创作价值。她还想到了自己的海岸线和日报、早报的关系。很长时间以来,这三家媒体一直都是以对立的局面存在,只是现在刘栋梁和王傲军的关系有所缓和,才不显得太剑拔弩张。但是碰到需要抢广告客户的时候,仍旧是各不相让。
    赵寒梅又联想到了之前在电视看到的一则新闻:央视新闻频道晚间黄金时段的王牌栏目《共同关注》播出了一条特殊广告,广告时长15秒,广告主为“千万粉丝关注的微信汽车类自媒体”——有车以后,这是央视历史上第一个微信公众号广告。
    这或许是自媒体在传统媒体上的第一次登广告吧,当时赵寒梅还觉得这是自媒体在占领阵地般的耀武扬威,鄙视央视竟然允许了这样的广告在黄金时段里播出。因为之前,新媒体总是唱衰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也说新媒体一味标题党,但现在看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补充反而产生魔性效应。
    不论网上如何评价这则广告,反正东深晚报和这两家选择在传统纸媒上打广告的自媒体是都火了,双方都是赢家,没有输家。
    好吧,既然这样都可以,那么自己发展实业,也可以算得上是创新了。她决定将自己的计划再次提上日程。
    t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