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发展实业(四)  枭宠女总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六十章:发展实业(四) (第1/3页)

    赵寒梅几经周折,弄来了几份东深晚报的报纸,就是上面刊登着那则自媒体不懂为什么的广告的报纸。在报社的全体中层领导大会上,相互传阅。

    “大家都看到了这份报纸吧?这是东深晚报最近的一份报纸,上面的头版广告可能你们当中已经有人看见了。不懂为什么,就刊发这么一则广告,我也不懂为什么。可是就这个为什么就是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刷满了我们的新闻头条。我也想问个为什么?为什么就这么一则广告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在坐的主任、老总们,你们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赵寒梅看着在坐的所有人,都在盯着她看,这些人不知道为何社长会用这么张报纸大做文章,因此无人敢吱声。

    “其实我并不是就是想要个答案,而是因为我想大家都明白如今的传统媒体也需要创新。就是因为东深晚报敢创新了,他们才敢在自己的头版封面上刊登这么一则广告。有人在网上评价这是东深晚报不要‘脸’了。说报纸的头版就是一家报社的脸。可是我想问问,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要脸干什么?”

    “现在各地都在探索能够让传统媒体重新振作的方式,可是谁都没有胆量创新发展,。东深晚报做到了,因此他们的广告额比之以前还要好很多。我前一阵子还接触过这家东深晚报的总编辑,也是一名十分能干的青年才俊,他告诉我,他准备将报纸转到电子产业,发展电子技术。东深晚报位于发达的南方城市,那里的电子经济尤其繁华。因此,报纸也想从中占一杯羹。可是我们呢?我们也在探索,我们探索出来的结果呢?是大家都在哀声叹气的埋怨为何广告越来越少,却从来没有人想着如何去改变这个现状。”

    赵寒梅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各位都坐不住了。他们知道社长肯定又有新的想法了,这是要打个前奏,为后面的话做好铺垫。

    “我之前说过,想让报社发展实体经济。可是实体经济怎么发展?我赵寒梅出身农村,即想出了一个联合农户,发展生态园的法子来。可是在坐的诸位都觉得太掉身价了,不同意。可是你们再看看这份东深晚报,人家连‘脸’都不要了,换得的是大把大把的广告收入。我想问一下,你们是真的要学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吗?”

    “社长,您是什么意思就直接和咱们说了吧。我知道我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不配在这发言。可是我有一颗心,一颗望着报社能够重振往日辉煌的心意。只要能够让报社重返昔日辉煌,种地又怎么了?咱们吃的粮食哪样不是种出来的?”说话的是财务处的陈凤。

    赵寒梅终于听到了一句能够让自己把话说下去的发言,看向陈凤的目光里透露着赞许,便开始了这个会议的重头戏。

    “我还是那句话,海城日报社要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实体经济,发展农副产品,建立生态园。”

    “可是建个生态园的成本太高,钱呢?咱们报社现在可是没有咸闲余的资金投入了吧?”一位早报的主任提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被人提出来,瞬间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是啊,要见生态园可不是件小事,看看你赵寒梅有什么本事能够弄来这么一大笔钱。除非是向政府要扶持政策。

    可是现在的海城市政府都要在为招商引资伤脑筋呢,怎么会为你一个报社的发展而掏出这么一大笔资金来?

    不过刘栋梁、王傲军和于娜荃这几个人却是知道赵寒梅的解决办法,不由得有些担心的望着这位年轻的社长,生怕她真的在这么个大型的会议上将她要卖报社大楼的想法给说出来,眼中不由得充满了担忧的神色。

    寒梅啊,你可千万不要先把大楼的留去给说出来,否则,你这个社长是真的坐到头了。于娜荃在心中暗暗祈祷着。

    赵寒梅一一将每个人的神色都看在了眼里,她看见了于大姐眼中的担忧,心中不禁一阵欣慰:终究是有人站在自己的背后支持自己的。虽然她也知道于娜荃并不赞同她的这个策略,可是仍旧能够支持她,这就够了。

    她冲着于娜荃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中发出的信号是:放心吧,于大姐,我不会那么快就公布我的底牌的,为时尚早。

    “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其实发展实体经济不用太着急,我也是想一步步的来,先把咱们的电子交易平台做好,打出去牌子,向农户灌输以后要收取宣传费用的理念再说。”

    “今天我还要和大家说另外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咱们报社在南郊的那块地,已经闲置了很长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有位市领导找我谈话时,有意无意的提起过那块地,意思是政府想低价收购,盖经济适用房。不知道大家伙的意思是怎样的?我们需要把这块地给廉价出售吗?”

    一时间,底下所有人都开始着急了。

    南郊的那块地,凡是在报社待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