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一六零章 帝国顽疾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一六零章 帝国顽疾 (第1/3页)

    秦始皇废黜“分封制”、确立“郡县制”,堪称开天辟地之举措,将中央集权推上高峰,国家治理打破贵族分封,建立由上至下的“垂直管理”,国家的政令、法律、税收、兵役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直达县级。

    郡和县是国家的行政中心、军事据点和税收枢纽。控制了这些点,就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命脉,彻底奠定大一统之根基。

    也确立“千古一帝”之地位。

    然而即便是雄才伟略的秦始皇,也仅只是将国家管理推进至“县”一级,未能彻底将皇权覆盖至“乡”一级。

    其中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在交通、信息极其落后的年代,聚居地往往相隔甚远,彼此之间甚至需要绕过大山、大河,形成独属于地方的宗族组织、乡绅阶层和民间信仰体系。

    如果要在每一个村庄、聚居地都设立由朝廷发薪水的正式官僚机构并维持其运转,所需的财政开支将是天文数字,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年代,是国家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的。

    所谓“世家门阀”也好,“地主乡绅”也罢,皆以控制县、乡、村庄为根本,进而博取治理国家之权力。

    因为存在于地方的非正式力量在维持秩序、调解纠纷、兴修水利、教化民众等方面发挥着官方无法替代的作用。

    皇权如果强行侵入,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引发激烈的文化冲突,破坏乡村稳定的根基。

    由此,地方势力与国家达成微妙的平衡:皇权不下乡。

    ……

    故而,一旦涉及到征发徭役、雇佣民夫,皆世家门阀所把持,任谁来了都没用。

    倘若阎立本将物料供应托付给商号进而断绝世家门阀的敛财之路,双方必然彻底翻脸,以后但凡涉及到地方官府必然阻力重重、处处掣肘,绝对两败俱伤。

    阎立本道:“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敛财与对抗官府之间做出选择,那些世家门阀必然选择前者。给他们一点压力,让他们知道我还有其余选择,必然会退让。”

    “可他们还是可以用征发徭役、雇佣民夫来制衡于你。”

    阎立本笑道:“听闻商号在海外购买、租赁了不少矿山,有无数俘获于番邦蛮夷的奴隶劳作期间?”

    房俊恍然:“你想雇佣这些奴隶来参与营建劳作?”

    “只需放出风声,那些人肯定急不可耐的跑来找我谈判。”

    “东大唐商号”乃真真切切的庞然大物,当真不遗余力的支持营建洛阳所需之物料、人力,并非不可能。

    所以阎立本之所以深夜跑来拜会,只是想房俊下令商号予以配合而已,并非真正彻底切断河南世家的敛财之路。

    房俊点点头,痛快答应:“过几日媚娘便会前来洛阳坐镇,我让她大张旗鼓的派人与你洽谈一番,然后放出风去。”

    于公于私,他都会帮衬阎立本一把,况且只是演一场戏而已,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