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零章 帝国顽疾 (第2/3页)
阎立本大喜:“多谢太尉体谅!”
大事办成,他心情轻松不少,就这当下即将开始的大战聊了几句,而后话题又回归至世家门阀。
“乱世之时,世家门阀在传承文化、保存地方元气上确实立下大功,不可或缺,否则整个天下不知倾颓至何等地步。可如今盛世降临,世家门阀却又成为治理国家的顽疾毒瘤,他们依附于国家、百姓身上好似蚂蟥一样吸血,若不能予以遏制甚至剪除,迟早将国家元气吸得一干二净,皇权倾颓、帝国崩塌,乱世重现……”
房俊颔首,事实上即便是世家门阀自己也已经意识到对于国家之危害,但因为切身之利益不得不一以贯之。
“所以当年太宗皇帝打压门阀,我是极力赞成的,陛下登基之后也对门阀各种限制,只是想要彻底铲除门阀之危害却力有不逮。况且帝国庞大、幅员辽阔,很多地方游离于政府管辖之外,总有另外一股势力填充其间。”
唐末乱世,自两汉而崛起的世家门阀彻彻底底分崩离析,淹没于兵戈之下。
但自北宋建立、乱世平息,马上就有地主士绅之崛起,迅速填充世家门阀留下的权力真空。
世家门阀也好、地主乡绅也罢,既是治理国家所必须的阶层,也是国家动荡之根源。
即便没有这两者,也一样会出现其余的势力崛起。
县以下,这是生产制约之下的皇权所不可能涉及的地方……
阎立本自身出于世家,对此自然有着极为清晰的认知:“真正动摇世家门阀根本的还是科举考试,太尉对科举之改革可谓开天辟地,必将惠及后世、造福万民。”
房俊喝口茶,摇摇头:“怎可能呢?所谓科举提倡之公平,不过是将一条看似有可能的阶级跃升通道放在那里让所有人都看得见,如此而已。世家门阀再是削弱、倾颓,毕竟底蕴放在那里,只需集中资源全力以赴培养家中子弟,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百姓拿什么去比?纵使一二天赋异禀之人突围而出,也不过昙花一现。”
教育之根本,除去天赋之外,更在于资源之堆积。
既然论及资源,十年寒窗凭什么堪比数十代经营?
莫谈公平,因为世上从无公平而言。
阎立本摇头叹气、默然不语。
房俊振奋精神:“土地兼并,政治垄断……此帝国之顽疾也,看似无解,实则不然。”
阎立本忙道:“愿闻其详!”
“土地兼并之初衷,在于华夏自古以来所拥有的乡土情结,我们这样一个农耕民族自然视土地之地位至高无上,再多的财富也没有两亩地来得踏实,因为钱可以花完,但土地却只需耕种便可源源不断的产出……我们的身体与思想被紧紧束缚在这片土地之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守本分的同时也故步自封。而商路之开拓,则意味着一旦商贸之收益超过土地之产出,土地的重要性便会大幅下降,世家门阀不再致力于土地兼并,使得失去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少,亦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