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零章 心有不甘 (第1/3页)
    申酉之交,夜黑如墨,又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这两年关中降水极多,夏日大雨、冬日大雪,因房俊担任京兆尹之时大力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使得降水虽多但水灾却越来越少,农田得到充分灌溉,年年丰收。
    丽正殿内,灯烛通明。
    朝廷里发生的事自然瞒不住东宫,自从陛下一系列手段施展出来,整个东宫便风声鹤唳、气氛紧张。
    任谁都看出陛下这些手段、举措的真正用意。
    而陛下一旦易储,就预示了东宫上上下下所有的悲惨命运。
    古往今来,焉有善终之废太子?
    而太子之下场,便是所有人之下场。
    覆巢之下无完卵……
    太子李象依偎着母亲,扬起小脸儿满是疑惑:“母后,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使得父皇非要废了我?”
    这个问题他问过不止一次,却始终得不到答案,也搞不明白。
    皇后苏氏冷哼一声,爱怜的摸着儿子的头:“你父皇是大唐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这个天下他想怎样就怎样,何须原因?不过太子放心,母后就算拼了这条命也定然阻止他。”
    李象不解:“难道皇帝就能为所欲为吗?前两日燕国公给我讲课,说起当年太宗皇帝曾有言‘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即便皇帝不能一意孤行,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更要克己复礼、心存敬畏,否则隋炀帝之殷鉴不远……可父皇为何不懂这个道理呢?”
    皇后苏氏默然,她答不出这个问题。
    沉默稍许,她安抚道:“太子不必担心,你是金典册封、昭告宗庙的大唐太子,是国之正朔,外头不知多少人支持你,纵使陛下一意孤行也不是那么容易。”
    隋炀帝倒行逆施、千古骂名,大好江山硬生生被他折腾没了。
    可即便如此,隋炀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最起码在即位之后的十年之间,隋炀帝乾纲独断、言出法随,朝野上下无人敢于反对。
    李象似懂非懂,叹了口气:“若是太尉在长安就好了,有他在,我们才会安心。”
    提及房俊,皇后苏氏顿时咬牙切齿。
    那个棒槌只顾着自己的丰功伟业,非要跑去华亭镇指挥中南大战,却将她们母子抛在长安不闻不问,任由陛下风刀霜剑严相逼,导致局势越来越恶劣。
    他若在长安,陛下岂敢如此步步紧逼?
    那混账怕是早就打定主意坐视局势逐渐恶化,等到紧要关头再来逼着自己兑现当日承诺……
    皇后苏氏握着李象的手,俯身在他耳边叮嘱:“太子一定要记住了,任何时候只要你觉得不安全,不管母后在不在都要马上跑去光天殿那边寻求‘神机营’保护,那是太尉留给你最忠诚的护卫,只要在‘神机营’庇护之下,陛下就算将整个东宫六率都换一遍,也莫奈你何!”
    全部由书院学子组成的“神机营”不仅是宫内唯一装备火器的部队,更是忠于东宫的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