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二章 针锋相对 (第2/3页)
下皆支持陛下易储,东宫如何自处?
    总不能等到易储的圣旨颁布,东宫依靠“神机营”抗旨不遵吧?
    所以此番召集一众支持东宫的大臣前来东宫商议对策,实际上就是借此向外透露一个态势——即便陛下有易储之意,但东宫之拥趸依旧坚定不移。
    如此,或许能够影响那些随风摇摆之辈。
    马周面容冷峻、不苟言笑,闻言当仁不让:“殿下、皇后请放心,储君乃国之根本,无大错之情况下焉能随意更换?吾等受命于先帝,辅佐于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行匡扶诤谏之事,纵使乱命而不受也。”
    刘仁轨也表态:“东宫国本,不可轻动。”
    程务挺、孙仁师更是干脆直接:“倘若东宫有变,吾等愿意披坚执锐护佑于殿下卧榻之外,力保不失。”
    他们是房俊的班底,而房俊是朝堂上下最大的“太子党”,早就意味着与东宫之利益捆绑一处,自是拼死力保、不遗余力。
    李靖则道:“殿下、皇后倒也不必慌乱,易储不是一道圣旨就行的,要集结文武群臣之意见,要昭告先帝陵寝、社稷宗庙,非万全不可施为,否则当年先帝何不犹豫不决最终不了了之?太子殿下聪敏诚孝、端方正直,朝野殷望之所系也,实乃天授之资,不必在意外间流言,只等到太尉回京自可风平浪静。”
    论及朝堂谋略,他自是远远不及,否则当初不会被投闲置散那么多年,但他兵法一流,而当下局势却是与战场有那么几分相似,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扎紧篱笆、提升防御,等到强援到来自然立于不败之地。
    皇后苏氏听到提及太尉,便恨得银牙暗咬。
    那厮只顾着他自己的丰功伟绩,却将她们母子丢在长安不管不顾,面对风刀霜剑相逼,战战兢兢、彷徨无措。
    不过又想到那厮之所以这般,会否是在给她压力的同时在暗示一些什么?
    譬如不能只有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而是应当先给一点甜头……
    心里一跳,赶紧咳嗽一声将思绪收回,螓首点了点,柔声道:“卫公之言在理,只是万一朝堂上那些大臣迫于陛下之威势不得不同意易储,那该如何是好?”
    这种事又不用投票表决,陛下所忌惮者不过是民间舆论、朝堂稳定而已,倘若一切都刨除在外一意孤行,没谁能够阻挡。
    一旦陛下铁了心颁布旨意,那便回天乏术。
    总不能起兵造反吧……嗯?
    皇后苏氏素手下意识一握,也不是不行啊,汉武帝听信谗言废黜太子,皇后卫子夫便打开亲信助太子谋反,虽然最终兵败自尽,却也留下一个杀伐果断、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
    当真走投无路之时,什么都可以发生……
    马周摇头,道:“陛下不会那般刚愎自用,说到底若无太尉之同意,储位不可能废黜更替,这也是太尉之所以前往华亭镇指挥中南大战之原因。”
    以房俊今时今日之地位、权势,若无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