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章 讨逆檄文  成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七十章 讨逆檄文 (第1/3页)

    第270章:(讨逆檄文)

    长沙,秦王政设长沙郡,设治所临湘县,汉高帝时期改为豫章郡,封吴芮为长沙王,立长沙国,国都临湘;吴氏长沙与刘氏长沙并存,立国二百余年,公孙述封长子公孙龙为长沙王,立国都长沙县;上官尹风受封长沙王,立国都长沙县,但在原长沙县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城池,且上官尹风的封地北起南阳,南至永州,西起武陵,东至芦溪,皆为长沙国国境,在天下疆域图来看,湖北西起荆州一侧,湖南东起洞庭湖一侧,全是长沙国国境,如果现在让上官尹风称帝,依靠长沙国来支撑,也完全不是问题。

    南阳守卫战之前,羽林卫指挥使赵华携带羽林军三千士卒保护皇帝公孙宁南撤襄阳,南阳守卫战打响之后,再次起程南撤荆州,随行除了公孙宁的家眷外,还有不少王公大臣及公孙氏一族的族人,南阳被围之后,为保护皇帝的安全,再次起程,最终撤到了长沙城内,住进了那个空闲了数年的长沙王宫殿。

    长沙王宫殿在公孙龙出兵靖难之时便已经空闲了出来,上官尹风继位长沙王后,除了派人到这里开阔宫殿城池之外,自己更是没有来过,就是长沙境内都没有,以至于在宫殿留守的士卒及宫女内侍以为来人是上官尹风,不过在得到是皇帝公孙宁之后,纷纷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此间的宫女内侍都是公孙龙时期的人,见着公孙龙唯一的儿子前来,且还是皇帝,都感到了无比的荣幸。

    公孙宁入驻长沙之后,改长沙王行宫为行在,这比起在南阳的长沙王宫要舒服的多,不用让身为皇帝的公孙宁住在偏殿,而这个正儿八经的长沙王宫则直接成为了公孙宁的驻所。

    南撤的随行大臣中文官官阶最高的乃是太常寺卿公孙贺,此人乃是与公孙述同辈的公孙氏族人,太常寺卿乃是九卿之首,且主要掌管宗庙之事,在任命时公孙述就让公孙氏族人来代替,而这个公孙贺算起来则是三朝元老,地位崇高,因为是公孙氏的族人,在公孙龙即位时便被授予了信义侯爵位。

    武官随行除了羽林卫指挥使赵华之外,还有则是太后孙氏的族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