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讨逆檄文 (第2/3页)
,获封广信侯的骁骑将军孙泽,这个将军称号在成朝除了上官尹风之后,便是这孙泽获封,也是在公孙龙被囚禁之前所封,但没有授予领兵实权,上官尹风领政之后,也是看在孙太后的面子上才将骁骑将军所拥有的实权发放,且配备了其麾下应该所有的亲兵三千人。
公孙宁入驻长沙之后,便以成朝皇帝的名义下令九江王公孙衍派藩兵入卫长沙行在,拱卫公孙宁的安全。
公孙衍年纪不过十五岁,算起来还是皇帝公孙宁的亲叔叔,政令的出自主要来自九江国丞相赵鸿之手,而公孙氏仅存的两个藩国淮南国与九江国中,以九江国的国力最为贫弱,其自身的利益主要靠成朝这边,所以赵鸿在接到长沙来的诏令后想都没想便下令调派三万九江国士卒入卫长沙行在,也使得原本兵力就不多的九江境内只剩下四万人马,在绿林军起兵时甚至无法有效的镇压。
而淮南王公孙皓则是成年人,当年公孙龙起兵之前他自己甚至想过要做皇帝,且在靖难之时还派高崇出使上官尹风,求得最大的利益,淮南国的国力强大,不是九江国可以比拟,其麾下士卒高达十五万人,而公孙宁的使者前往淮南时,却被公孙皓以淮北战事频繁,要对抗汉朝楚军的威胁为由,不能相援而拒绝。
即便是没有淮南藩相助,但九江藩所派来的三万士卒已经足以使得公孙家在长沙境内有所作为,正是因为如此,在太常寺卿公孙贺的带动下,长沙国境内原本忠于公孙龙的世家大族纷纷再次崛起,转而支持公孙宁拿回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比如说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政事的裁夺等。
羽林卫指挥使赵华,在公孙贺的威逼利诱之下,深明大义的表示绝对拥戴公孙宁的皇权,誓死效忠,由此之下,小皇帝公孙宁在公孙贺的授意下册封赵华为忠信侯,以示嘉奖,而在得到这在以前属于关内侯爵称号的赵华,更是感激涕零。
赵华在上官尹风眼中属于投机倒把分子,当年更随张氏一族软禁皇帝,但其在张氏失势的时候迅速的交出了宫门的守卫权利,上官尹风也是为了安抚人心所以才并未动赵华,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获得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