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换框法简述 (第3/3页)
!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其他的脏东西。
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著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花,种一畦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许多好处吧!”
苏洛拉底说:“是啊,好处多着哩!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是在于心境。”
--------------------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的框和他身边人的框明显的不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