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暮西山 第一节 热泪盈眶 (第2/3页)
部队。
再看日军在中国的主要对手,国军咱就不多说了,只说天天和日军照面有仗打的八路,八路的兵源主要来自于根据地里的老百姓。这些老百姓可不一般,下到七八岁的孩子,上到青壮年,包括妇女们,都接受了八路军和我党当地政府开展的军事训练,要说人人皆兵一点都夸张!
也就是说这些已经接受了基本军事训练的老百姓,又长期同日伪军周旋和抗争,不管是从心理上对日本鬼子的仇恨,还是为了保卫自己家园参军的主动性上,都要比日本国内紧急征召的那些平民对战争的认识要刻骨铭心的多。
从军的心态上这批守护自己家园的中国老百姓就比日军新兵要胜了一筹,再加上八路军都是在自己熟悉的山地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作战,对环境的熟悉和适应要比远离故土极度依赖后勤补给的日军又要胜上一筹。(
封神夺艳记)
所以说在43年底,八路军和根据地的整体实力正在稳步上升,而日军恰恰相反走下坡路了!
在铁营盘摆开三路进攻架势的加藤联队,其实真正有战斗力的就是夜里出发迂回到古寨墙东侧山沟的那个中队,这个中队大部分由伤愈归队和有实战经验的老兵们组成,本来是要分散到加藤联队的步兵队里带新兵的,还没有分派下去就接到了南下救援的任务,所以他们被单独放到了一个中队里,恰恰是这个由老兵组成的中队,是最有战斗力的鬼子部队,差一点就突破了特训营的右翼防线。
再看中路和西路的鬼子部队,人多,每一路都是两个中队以上的步兵队,还有火炮支援,可一点也没有发挥出日军机动性强,步炮配合战术运用成熟等特点,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鬼子兵有那么点畏战,躲躲藏藏的在山下,离着多老远还在山上八路射程之外呢就磨磨蹭蹭的。( 平南文学网)
这也难怪,新兵训练才三个月,也就打过实弹射击的士兵们头一次上战场,还在行军过程被八路的地方游击队啥的一会一颗地雷,一会两排冷枪,见了死伤的同伴了见了鲜血和硝烟了,这才明白来中国可不像训练时教官说的就和乡间郊游一样,郊游哪有地雷和手榴弹啊!
这好不容易被军官们驱赶着快要接近八路的阵地了,上面枪一响,呼啦啦地趴倒一大片,也不瞄准了闷着头噼里啪啦的一个劲地放枪,也不管那子弹往哪打,反正先放上几排给自己壮壮胆。(
恋上校草的吻)
这运上来的两门步兵炮倒是不含糊,反正炮弹充足的很,叮了咣当的就是发射炮弹,这炮兵队的军官下令延伸炮击了,弹着点已经移到了中路的山村和台地了,西路的步兵们还迟迟不动身呢。
你看人家迂回包抄的那老兵中队,天上的飞机还在轰炸扫射呢,这群老鬼子兵就从隐蔽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