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地图的重要性 (第3/3页)
北为辽国所有,以南为大宋朝所有。大宋朝如同意他的要求,等于将辽国的领土向南推进了三十多里。
黄嵬山是一座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山脉,北宋大臣没人知道,朝廷上上下下乱作一团。
这时,朝廷想起了熟识地理的沈括,命他出任谈判特使,要他既不能轻开战衅,也不能向敌示弱而接受无理要求。
沈括他所恃的武器就是他的地理学说与《天下郡守图》。他向萧禧指出,两国按《澶渊之盟》划分边界,边界是白沟河,白沟河以北为辽国领土,以南为大宋领土,而黄嵬山在白沟河以南,理应是大宋的领土,不是辽国的领土。
萧禧没有一张自己的地图,更不知道黄嵬山的准确方位,在地图面前,他感到理亏三分,气焰不知不觉地矮了一截,争论了几天后,双方无功而返,但没有将争论推向极端。
不久,沈括又因此事受命出使辽国,在辽国首都上京再谈两国边界。
这时辽国的谈判代表改成了辽国宰相杨益戒,显示了辽国对重划边界志在必得的姿态。
在谈判时,沈括再次提出以《澶渊之盟》为基础,以《天下郡守图》为依据,有理有节,寸步不让。
而辽国宰相杨益戒同样在地理知识上不如沈括,词穷理屈,找不到重划边界的理由。
这时,沈括又出示宋朝的木制地形模型,这使得辽国宰相大为惊奇,深感宋朝有奇才能人。
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沈括终于使得辽国放弃了对宋朝的领土要求,他以一位外交家与地图学家的身份,运用智慧捍卫了宋王朝的尊严,也避免了大宋朝的领土流失。
大宋朝因为与辽国和西夏的争端不断,因此极为重视地图的制作。然而,毕竟受到时代的限制,所绘地图上也出现了许多谬误,有的还是致命的错误。
西门庆在协助程万里剿灭梁山泊贼寇时使用的正是《天下郡守图》,凭借着穿越前的知识,他发现此图错漏许多,才萌生了要培养制图人才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