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动乱的根源 (第2/3页)
陆进军夺取阿拉伯部族的牧场。出于报复心理,陆军对胆敢反抗的部族进行无差别屠杀,抢走能看到的马匹牛羊和骆驼,最后陆军联合海军瓜分了利比亚的土地,在北非建立起数个大大小小的总督区,公然将捕获的俘虏充当成奴隶,用于在农场和矿洞生产。
利比亚的贫穷超乎了想象,贫穷到军队拼命抢劫也无法弥补战争的开销。意大利王国原本的目的便是抢在法国人之前夺取这片土地,从未想过将这里建成第二个意大利王国。
政府赞助的勘探科考队在利比亚沿岸转悠了两三个月,得出的最重要成果竟然是发掘十字军的沿海据点。没有煤、没有铁、没有油,就连粮食也需要意大利每年倒贴300万吨。拼尽鲜血抢下来的殖民地居然会入不敷出,政府很快遍对开疆拓土失去了激情与耐心,便放任军队在利比亚各种胡作非为。
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舞台上,从没有阿拉伯人的座位,被边缘化被忽视的部族自然是没有多少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概念。这片贫穷的土地教会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无需在乎统治这片土地的是突厥人还是拉丁人,他们在乎的是谁能提供更多的粮食,提供更多的商品,谁能满足他们,他们便服从谁的统治,接受谁的雇佣为其作战。
稍加以利诱便可间接统治的民族,居然被意大利人活生生地推到了对立面,齐亚诺也是佩服军队的耿直。长达数年的游击战争还未让意大利吃够苦头吗?政府每年都需要多花费数千万里拉用来平定叛乱,维持利比亚的稳定。
齐亚诺每次想到意大利军队不符合逻辑的作死行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陆军在养寇自重。
意大利王国每年为利比亚提供300万吨的粮食和数千万里拉的军费,叛乱却迟迟未结束。前年利比亚局势刚有缓和,陆军又再次作死准备取消阿拉伯人的自治区。唉!齐亚诺叹了口气,这些花费很可能并未用来平叛,而是直接进了陆军的口袋里,肥了那些贵族将领。
如果齐亚诺的猜想是对的话,那么法西斯党在得到情报而不通知军方,反而提早做好战争准备......动机不纯!利比亚的价值在军队的隐瞒下被严重低估,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