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镜月樊笼 (第2/3页)
要把贫道送交‘青峰观’处置啊!此事关系重大,若是被‘青峰观’知晓,恐怕姑娘也不能全身而退。”
上元夫人柳眉一弯,琼鼻微皱,目现寒光,语声陡然一沉,道:“你威胁我?”
观山道人与那冰冷眼神相触,浑身一抖,急忙摆手道:“不,不是!姑娘误会了!贫道是为姑娘考虑,岂敢要挟姑娘!
秋风萧萧,东边朝阳将出。上元夫人暗忖道:“这观山道人士所言,七分真三分假。把他真交给‘青峰观’,虽然可以得到‘定魂丹’一枚,可‘青峰观’必定会追查事情原委,到时……”
上元夫人思考过后,素手轻摇,一精致玉瓶,在掌中倏忽而现。玉瓶质地精美,青花点纹,造型奇特,一指之高,小巧玲珑。
“锁魂瓶!”观山道人一声惊叫。
上元夫人白皙的脸庞上,露出一抹赞许的神色,点头道:“不错。你能认识此物,看来你也算熟悉修道界。此乃修道界‘百宝阁’所贩卖之物。可以勾万物生灵神魂,拘禁其内。瓶碎魂消,瓶在命在。”神魂不够强大的修道者,神魂出体后,便不能沾染一丝浊物。诸如庚金青木,寒水离火、黄土风雷。微一接触,神魂便不再凝固,立刻就会回到肉身。
唯有玉器所炼制的物品,能滋润神魂。故神魂如玉,润泽以温,才能衍生道德。所以大部分修道者,都自比美玉。这锁魂瓶乃是以极北之地的‘千年寒玉’造就,再辅以法阵相成,能拘禁修道者神魂,是修道者惯用的一件防身之物。
“走!”
“天地囚笼!”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北雁南飞,青草泛黄,正是初秋之景。夕阳衔山,林间已铺满一层黑幕。在这一片暮色中,有两个白点在快速移动着。
上前细看,却是两匹白似寒玉的骏马,在奔腾如飞。山路崎岖,怪石嶙峋,可马蹄却仍然很快,如履平地,毫无坎坷不平之感。
每匹马上坐有一人。前面一匹马上,是一个年纪轻轻、神情平淡的少年书生;后者却是一个年过古稀、神色委屈的老者道士。少年两手紧抓马鞍,抬头向前方望去,林间此刻已经一片漆黑,刚才星星点缀的夕阳,眨眼便杳无踪影。他朗声道:“观山和尚,夜色已黑,我们今日暂且歇息,明日一早,再赶路。”
后方观山道人闻听此言,轻出一口长气,语声高兴,道:“但听主人吩咐。”
“这‘意马’攀山越岭自然是不在话下。可主人几个时辰来,马不停蹄,拼命赶路,还是要注意身体才是。”观山道人语气殷切,露出一抹关怀,恳切的道,“天地囚笼位于昆山四十九峰之顶,离临山城不过三百余里,主人勿要担心,明晨我们定能到达。”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踩断韩孟江腿骨的吕光。
二人信马由缰,下马歇息,也不拴马喂料,更不牵马饮水。
吕光感慨万分,道:“‘意马’意马,随心意而动,真是马如其名,令我大开眼界!”
“主人乍一接触此马,驾驭尚有些生疏。”观山道人遥指吕光手中的一缕马鬃,走上前来,低声道,“只要这缕鬃毛在主人手中,此马就是主人的另一双腿,代步千里,毫不夸大。”观山道人坐于溪水旁边,摆起几颗青石,围成一个圆形。由‘乌有镯’中拿出一粒石子,默默念咒,只见他翻手向下,少顷,青石中间便升起一簇蓝色火焰。
吕光惊奇道:“这是什么火?怎么是蓝色的?再者山林中不能生火,道长不怕引来兽怪灵精?”
“此乃‘磷火’。此火焰需采集人兽骸骨,提炼火种,用时只要稍施法术,便能照耀八方,取暖烤食。跟寻常火焰唯一不同的便是,此火点燃,非得需要太阳之光来消灭它。”
吕光道:“磷火?那不是死人阴魂所燃烧的鬼火吗?”
“唔?鬼火?这个贫道倒不曾听说。”观山道人皱眉思索。
咕咕!林间偶尔传来几声怪异的鸟叫,幽蓝火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